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4時23分報道,近日,天津市人才服務中心舉辦了萬人招聘會,吸引了16000多人進場求職。從職場態勢來看,民企對優秀人才求賢若渴,而部分大學生則望而卻步。詳細情況連線天津臺記者孫陽,了解詳細情況。
主持人:大學生不愿意選擇民企就業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記者: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其中包括民企家族管理容易抑制個人發展、民企工作權責不清、戶口、職稱落實難等,這些成為大學生到民企就業的“瓶頸”。
在采訪中,記者遇到了來自江蘇大學電氣信息工程學院的章宇(音譯),當問到是否愿意到民企工作時,小章表示她主要擔心自己不能適應民企的工作環境,有些民企員工工作獎罰都是老總一句話的事,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心理壓力較大。另外,有些企業主大事小事全憑一個人做主,朝令夕改,缺乏管理制度或管理過于粗放,企業缺乏明確的績效考核機制。
其次,部分大學生認為多數民營企業在工作中一位員工身兼多職,權責劃分不明確。有時招聘的職位是文員,卻還承擔著內勤、人事管理、接待客戶等多項工作。工作中如果要加班,但加班費只是象征性地給一點,沒有明確的制度。
此外,一些大學生有自己明確的職業發展規劃,因為一些民營企業經營目標缺乏長遠戰略規劃。同時,一些外地大學生十分關心戶口落實、職稱評定問題,他們擔心在民企就業,會影響自己在天津落戶。而一些民營企業將保障員工權益的“五險一金”看做是企業的負擔。
主持人:針對目前這種情況,有關部門是否出臺相關政策推動大學生到民企就業呢?
記者:為了解決大學畢業生到民企就業的后顧之憂,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臺相關辦法,凡是到民營企業就業的高校本科畢業生,畢業兩年內憑報到證、畢業證、就業協議書、戶口遷移證就可以辦理戶口落戶手續。同時,到民企工作的大學生,檔案可以存放到政府部門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職稱評定不受影響。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