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所校園,兩塊牌子,一公一民。10月30日,武漢澳洲國際學校、洪山區武珞路小學實驗分校破土動工。根據洪山區政府規劃,從2016年起,澳洲國際學校將每年拿出部分學位滿足周邊小區適齡兒童就讀武珞路小學實驗分校的需求,而洪山區政府則給予澳洲國際學校一定的補貼。
學校
政府給予教育補貼
就近入學生享公辦小學待遇
武漢澳洲國際學校毗鄰南湖,總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根據規劃,校內建有足球、網球、籃球及羽毛球場,恒溫游泳館及各項功能室一應俱全。
澳洲國際學校執行校長許龍才介紹,該校是一所從小學到初中的九年一貫制學校,計劃從2016年6月開始面向全國招生,2016年9月1日首批學生開學。學校將從一年級起開設英語、藝術、高爾夫、網球、足球等課程,形成國際多元化的教育體系,以滿足社會和家長對優質高端教育的需求。
據了解,澳洲國際學校是武漢市第四所國際學校,該校作為一所民辦學校,其收費標準依據其辦學成本收費,每年學費為2萬至3萬元。與此同時,洪山區武珞路小學實驗分校也在該校掛牌成立。武珞路小學實驗分校由洪山區政府與澳洲國際學校聯手共建。屆時兩所學校將共用一個校園,硬件、師資等教育資源共享。
根據洪山區政府與澳新實業有限公司簽訂的合作協議,澳洲國際學校從2016年起每年拿出部分學位以滿足學校周邊小區適齡兒童就近入學的需求。就近入學的學生將享受和其他公辦小學學生同樣的待遇,免學雜費,每學期僅收數十元課本費。區教育部門將按區內人均生用經費標準對澳洲國際學校給予補貼。
這意味著,從明年9月開始,同一所校園將迎來兩批“身份”不同的一年級小學生。一部分屬于澳洲國際學校自主招收的學生,屬于民辦學校在籍學生,其數萬元學費自理。另一部分則屬于武珞路小學實驗分校的對口生源,屬于公辦學校在籍學生,免交學費。
部門
社會力量與政府合作
緩解南湖片區“上學難”
洪山區教育局發展規劃科科長梁國林告訴楚天金報記者,此舉解決了南湖片區入學難問題。目前,南湖地區人口密度較大,義務教育段資源存在不足,由于澳洲國際學校緊鄰南湖片區,洪山區政府與學校投資方澳新實業有限公司達成協議,該校每年拿出一定數量的學位招收周邊小區適齡兒童,區政府將區內優質資源武珞路小學的管理及骨干教師團隊引進該校。
據悉,洪山區教育局將于2016年春季對該校周邊小區的適齡兒童進行摸底,確保每個孩子就近升入武珞路小學實驗分校。
記者了解到,社會力量引進公辦教育,公辦教育“借殼”民辦教育在武漢并非首次。此前,洪山區曾嘗試掏錢向華中師大、郵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附屬學校購買學位,以化解轄內適齡兒童的上學問題。
梁國林介紹,未來兩年內,洪山區南湖片將新改擴建7所小學,其中洪山一小、華師附小、華師附屬保利南湖小學、武珞路小學實驗分校將于2016年落成并招生,洪山二小、北港小學、永安小學將于2017年9月投入使用。“原有的教育資源加上新改擴建的7所學校,有望從根本上解決南湖片區的‘老大難’問題。”梁國林說。
專家
是一種有益補充
“買學位”或將長期存在
今年2月,武漢市教育部門出臺計劃,年內開始新改擴建100所中小學及54所幼兒園,以滿足社會對公辦教育資源的需求。江岸的后湖、洪山的南湖、黃陂的盤龍城……武漢市入學矛盾較集中的幾大區域“上學難”問題將得到改善。
現有的規劃趕得上將來的變化嗎?武漢市教育部門一位相關負責人坦言,或許三四年后,武漢將迎來新一波幼兒入園高峰,再過三年,又是小學入學高峰。現有的規劃肯定無法滿足今后的社會需求。
在此情況下,政府向民辦學校“買學位”不失為一種有益的補充。但在基礎教育專家看來,面對公辦學校數量不足并有可能出現生源高峰的現實,“買學位”有可能長期存在,但這種方式只能是公辦教育的補充,不能代表未來教育發展的主流。大力發展公辦教育資源是政府的責任,不能完全依賴社會力量和民辦教育。
專家分析,向民辦學校“買學位”也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首先在人口集中的區域,公辦學校欠缺的情況下,且當地至少有一所民辦學校。其次,民辦學校有空余的學位能夠滿足周邊的需求。第三,民辦學校愿意無條件接納周邊生源。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