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脲類
磺脲類藥物是一個成員眾多的大家族,近年來,不斷有新的品種(如格列美脲)和劑型(格列吡嗪控釋片、格列齊特緩釋片)面世。目前臨床應用較多的是第二代和第三代磺脲類藥物,第一代已基本被淘汰。由于磺脲類藥物品種眾多,各種磺脲類藥物的藥動學、藥效學、不良反應等諸多方面均存在差異,因此,必須充分了解各種藥物的不同特點,結合患者年齡、病程、肝腎功能狀況、胰島功能、服藥依從性等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
葡糖-6-磷酸脫氫酶
葡糖-6-磷酸脫氫酶 glucose 6-phosphatedehydrogenase是糖酵解途徑、檸檬酸循環以外的另一個葡萄糖分解途徑的磷酸葡萄糖酸途徑(磷酸戊糖途徑)中的第一個酶EC1.1.1.49。
很早就稱為6-磷酸葡糖脫氫酶(zwischenferment),它催化6-磷酸葡萄糖脫氫,形成6-磷酸葡糖酸。以NADP為電子受體。整個反應的平衡是趨向于NADPH的生成,后者用于脂肪酸等的還原性生物合成反應。本酶存在于細胞的可溶性部分。
卡那霉素的功能作用
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腸桿菌屬、變形桿菌、結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一些菌株對本品敏感。綠膿桿 菌,革蘭陽性菌(除金黃色葡萄菌外)、厭氧菌、非典型性分支桿菌、立克次體、真菌、病毒等對本品均耐藥。微生物對本品與其他氨基糖苷類藥物間存在有一定的交叉耐藥性。
肌注0.5g,1小時血藥濃度達峰,約為20μg/ml,t1/2約為2.5小時,血漿蛋白結合率很低,分布容積(Vd)為0.26±0.05L/kg,用藥后24小時內有90%的藥物自尿中以原形排泄。本品較易滲入胸水、腹水。在腦脊液中不能達到有效濃度。
口服用于治療敏感菌所致的腸道感染及用作腸道手術前準備,并有減少腸道細菌產生氨的作用,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肝昏迷有一定防止作用。
肌注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系統感染,如肺炎、敗血癥、尿路感染等。
稀釋到一定濃度的卡那霉素噴施于棉花葉子上,可用于鑒定是否為轉Bt基因抗蟲棉,葉子發黃不抗棉鈴蟲,不變色則為抗蟲棉。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