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新高考,第一次“7選3”,考生們都是怎么選的?他們如何策劃自己的高考大計?
開考前,錢江晚報教育微信升學寶,面向省內10余所一級重點中學,面向5000多名高一、高二學生做了一次“7選3”意向調查,發現幾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并請了杭州學軍中學校長陳萍、杭高校長尚可來分析解讀。
男生:多選物理化學
女生:更偏好歷史地理
首先,從單獨科目上看,男女生的選擇分化明顯。男生選擇物理、化學的,明顯多于女生;而女生選擇政治、歷史和地理、生物的,更是遠遠多于男生。7門課當中,只有技術這門課,男女生選擇概率相對持平。
學軍中學校長陳萍:工科男與文科女一直是傳統現象,傳統高考文理分科時,理科班經常是男生的天下,而文科班總是女生多。
新高考改變了考試方式,但沒有改變男女生對專業選擇的性別傾向。這一調查結果,跟以前的趨勢還是大致吻合的。
杭高校長尚可:男女生這種選擇,跟以后的職業傾向有關——希望將來搞理工科的男生居多,喜歡往文史哲方面發展的女生偏多。
物理、化學、生物組合最火
以16.87%選擇率占頭名
其次,從科目組合來看,學生選擇的集中度很高。理論上,“7選3”可以有35種選擇組合,但調查發現,將近一半學生集中在5種組合上,其中物理、化學和生物這一組合,就有16.87%的學生選擇,榮獲第一。
尚可:大學的招生專業,本身就是理科多,考慮到將來的升學,選擇物理、化學和生物這3門純理科組合的學生多,也合情合理。作為基礎學科,物理、化學這兩門課適應面廣,這兩門課又是傳統高考的重頭戲,學生有天然的親近感。
同時,這和目前的初中學習有關,體現了一種學習延續性——初中科學,包括物理和化學,是中考科目;而包括政治、歷史和地理的“社會”這門課,在許多地市又是不計入中考總分的,所以中學生對物理、化學的印象深。
陳萍:這說明傳統的理綜組合被廣大學生接受。地理偏理科思維,新高考實施后選擇人數明顯增加,所以帶動了相關組合的增加。
另外,從傳統高考文理分科的數據統計看,相較于其他高中,省一級重點中學的學生,選理科的概率更高。因此,有校長預測,如果這次調查面向的是其他高中,選擇文科和技術的比例,很可能會提高一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