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前空地,不再雜草叢生,而是改造成為了“百草園”。它不單是師生們的“開心農場”,還是學校教學的第二課堂……在這占地近6畝的校園菜地里,孩子們變換角色,成了“校園農夫”,春天播種,秋天收獲。
小小“校園農夫” 動手學種有機蔬菜
26日,蕭山衙前二小舉辦了首屆“豐收節”活動,活動現場歡樂多。“這是青菜、這是花生、這是玉米、還有番薯……都是我們種下的。”下午兩點,衙前二小的“百草園”里歡聲笑語一片,孩子們成群結隊地提著拎著籃子,拿著小鐵鍬和鋤頭,來收獲自己的勞動成果了。
“我們種的叫有機蔬菜,不用化肥,純天然綠色食品,就是長得慢了點……”502班的這個可愛的小男孩叫胡晨飛,他就是“農夫”之一,自上半年種下番薯之后,他經常要來這里光顧。
“旁邊的花生熟過頭了,莖葉都已經枯萎了,挖出來的花生有些已經發芽了”。胡晨飛說,他一直都很喜歡植物。生態園以前只是長著雜草,后來,學校把這里變成了果園菜地。同學們高興壞了,現在,他一有時間就來這里照管蔬菜,給他們澆澆水,松松土,施施肥……還留心填寫植物的成長記錄和種植心得。
“生態課堂”, 學生們更有興趣
“對城市鋼筋叢林里的學生來說,很少有人親眼見過植物的生長過程。在”百草園“里,同學們有空就可以過來給自己的蔬菜澆澆水,真實地感受自然的魅力。” 該校負責“百草園”管理老師把它作“生態課堂”。
采摘過后,老師將“百草園”中的植物圖片拿出來讓同學們辨認,檢驗同學們的觀察能力。據了解,衙前二小的這一塊百草園是去年學校組建的,占地近6畝,除了種一些柑橘、銀杏之類的木本植物,還隔出三分之二的土地用于種植花生、玉米、番薯等之類的作物。在平時學校會組織同學們來到百草園識別各種植物,還會讓同學們動手勞作,進行視野開拓、親近自然、體驗生活的。
校長王德錦告訴我們,“現在的孩子很少有機會了解農耕生活,也不知道米飯是怎么來的。
目前衙前二小已制定了以“百草園”為陣地的 “美麗課堂” 創建方案,目的就是通過“百草園”創建及與各學科的滲透和整合,推崇“耕讀教育”, 讓孩子能去接觸大自然,體會農耕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體現農村學校因地制宜的素質教育,促進理想的教育生態逐步形成。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