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于24日18時順利結束,本次考試共199.8萬人次網上報名,130.1萬人通過資格審查,13.5萬人正在審查,審核將于26日下午18時結束。與2015國考報名結束時131.7萬人通過資格審查,還有13.8萬人正由招錄機關進行資格審查相比,從數字上看基本持平。
體制內不能報,國考或已經悄然“升溫”
那么,眾人所關注的國考真的降溫了么?中公教育專家認為,從另一個角度看,國考或是已經悄然“升溫”了。因為今年國考有一個重大變化就是“體制內”不能報考。今年的130.1萬全是社會人員的力量,無一在職公務員。拋除在職公務員,130余萬的數據足以證明了國考對社會人員的強大吸引力。
2016國考公告的公布,將“中央機關面向基層機關選拔公務員,將主要通過公開遴選的方式”坐實。
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已于14日凌晨0點準時公布。此前,在5月份的遴選報名階段,國家公務員局網站發布的《中央機關開展2015年公開遴選和公開選調公務員工作》新聞中指出“今后,中央機關面向基層機關選拔公務員,將主要通過公開遴選的方式,中央機關的公務員錄用考試不再面向在職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
2016國考公告的公布,將這一消息坐實。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報考條件部分中明確指出“現役軍人、在讀的非應屆畢業生、在職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不能報考。”
通過“雙車道”的劃分,公開遴選將是體制內人員向上流動的“專門車道”
近年來,中央機關公開遴選已經逐步制度化、規范化,暢通了基層公務員向上流動的渠道。為此,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決定,中央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不再面向在職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中公教育專家分析,今年國考的這一明確規定,將體制外人員進入體制內和體制內基層人員進入中央機構劃成了“雙車道”。是進一步完善體制內人員向上流動的重大舉措。體制內人員的向上流動與體制外人員想進入體制內通過不同渠道,“井水不犯河水”,這樣不僅為基層公務員的補充、豐沛開拓了更廣闊的路子,也為在職公務員的向上流動提供了一條“專門”的途徑。從公平正義性來看,這種改革探索,是更加科學合理的。
通過公開遴選,中央機構選拔人才更加“接地氣”。
公開遴選對于體制內人員而言,一者是避免了與體制外人員拼筆試、面試,僅與體制內人員競爭;另二者由于公開遴選人數與國考相差懸殊,也縮小了報考職位的范圍;再者,由于中央機關需要更加有工作經驗和“接地氣”的人才,而基層公務員比體制外的人員在這方面更有優勢。
遴選是什么?遴選的基本知識
遴選是一種可以跨政府層級、跨工作部門(系統)、跨地區的競爭性選拔。全國各省(區、市)、市(地)、縣(市、區)、鄉鎮(街道)各級機關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中的工作人員都可以報考中央機關,對他們報考的崗位也沒做嚴格限制,可以跨越自己的工作部門(系統)報考。
據了解,中央機關公開遴選公務員自2011年試行以來,今年已是第5年。遴選的公務員,綜合素質高,熟悉基層工作,在中央機關認可度高。公開遴選職位分為兩類,面向所有符合條件的公務員和專門面向符合條件的選調生。
公開遴選報名條件中主要有這樣幾條限制,一是需要為省級以下機關中在編在崗的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中在崗在編的工作人員。二是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和2年以上公務員或參公人員工作經歷。三是公務員年度考核均為稱職以上等次。同時,對職位也有年齡的限制,如處長職位年齡要求在43周歲以下,科員年齡要求在29周歲以下。
遴選考試特點是什么?在職公務員應該如何備考
中公教育專家通過多年的遴選培訓以及對遴選真題的研究分析,從能力考查的角度來看,遴選、選調筆試均考查考生的政策理論水平、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其中,遴選考生為主任科員及其以下的一般干部,側重于中觀、微觀執行力(公務員實務)的考查,文字寫作能力的重點為公文寫作;從命題的選材和內容及其背景來看,近年來的側重點是社會、民生以及機關日常事務的處理等問題,考生需要注意重大時政熱點,比如經濟新常態、簡政放權、創業創新、“三嚴三實”教育等,這些都可能成為命題的材料。建議考生可以去中公遴選網站進行備考學習。從題型、題量等方面來看,會繼續保持三道題的總題量,但也不排除案例分析題會有所增加。無論題量是否會增加,考試需要注意的是,從去年開始,試卷的文字閱讀量比以往有了明顯的增加,這就需要考生作答時注意答題速度,把握好考試時間。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