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除權行使的方法
別除權人行使別除權,不受破產程序的約束。行使別除權的方法,依標的物的占有狀態,分為兩種情況:
(1)別除權人占有標的物的。按照擔保法的規定,在質押的情況下,標的物應移交債權人占有;而留置則以債權人依合同占有標的物為前提。所以,在破產宣告時,質權人、留置權人是別除權標的物的實際占有人。他們行使別除權,可以不經管理人同意,而依擔保法的規定,以標的物折價抵償債務,或者將標的物拍賣、變賣后以價款償還債務。
(2)別除權人未占有擔保物的。根據擔保法的規定,在抵押的情況下,標的物不轉移占有。所以,在破產宣告時,抵押權人不是別除權標的物的實際占有人。此時,管理人依照破產法的規定,取得對抵押物的合法占有。在這種情況下,抵押權人要行使別除權,必須向管理人主張權利,經管理人同意,取得對抵押物的占有,然后按擔保法的規定,以抵押物折價抵償債務,或者以拍賣、變賣后的價款償還債務。
別除權標的物的回贖
如果別除權標的物對于破產企業的繼續營業或名破產財產的整體變價具有重要意義,因而需要收回和列入破產財產,則管理人可以在被擔保債權由該標的物所能實現的清償范圍內,提供相同數額的清償或者替代擔保,從而收回該標的物。
(1)破產法第110條規定,有財產擔保的債權人放棄優先受償權利的,其債權作為普通債權,依破產清算程序行使權利。這是破產法賦予別除權人的一種選擇權。實踐中,如果別除權標的物的變價十分困難或者費用很高,而破產分配的預期償還率較高,債權人有可能放棄優先受償權。在這種情況下,法律應當允許債權人放棄優先權。質權人、留置權人在放棄優先權時,應當及時返還其占有的擔保物。
(2)破產法第37條規定,管理人可以通過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為債權人接受的擔保,收回質物、留置物。這一規定有助于在充分保護別除權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管理人通過收回方式使別除權標的物能夠被用于繼續營業或者破產財產整體變賣。考慮到標的物因種種原因而貶值的可能性,該條還規定,在別除權標的物的現時市價低于被擔保的債權額時,為收回別除權標的物而提供的債務清償或者替代擔保,應當以該質物或者留置物在當時的市場價值為限。因為,這種清償屬于個別優先清償,它是對債權人通過別除權標的物可能獲得的清償利益的補償。顯然,這種補償不應超過債權人的可得清償利益的范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