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觀察和記錄兒童的行為呢?”這個問題一拋出,老師們都會沉思起來!“是啊,為什么觀察、記錄呢?”答案似乎有很多,又似乎根本沒什么標準答案。
每個孩子都是在不斷接受外部信息,并嘗試向外界發出反饋和意念的過程中,擴大了自己的互動能力和認知水平的,而如何理解幼兒表現出來的多面性和復雜性,是幼兒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挑戰。
近日,湖畔幼兒園邀請金衛國老師,與幼兒園的老師們一起就《幼兒行為與觀察》進行交流。俗話說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金老師以事件取樣和影音記錄兩種常見的觀察記錄方式開啟交流,結合他多年的經驗,通過形象的圖片,活靈活現的案例,深入淺出地指明了教師觀察兒童的科學方法、手段和策略,并對教師提出的針對觀察記錄與觀察記錄研究之間的差別進行了詳細分析。
金老師的講座內容具體且實用性強,教師們普遍感到:觀察不再是一件難事、記錄有了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分析更是有了可支撐的理論,解開了長久以來心中的困惑,受益匪淺。
幼師不能只當孩子王,更要理論硬技能強,做幼兒領域的研究者!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