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教育局近日下發了《成都市國學經典教育活動實施綱要》,要求有條件的學校安排專職國學教師、學生集體學習(誦讀)經典的時間每周不得少于60分鐘,語文考試也要增加國學經典。“成都在全市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活動已持續了若干年,具有一定的國學教育基礎。”成都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綱要首次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特點,設定了不同的國學經典學習內容。
綱要要求,學校要把國學經典教育納入課程規劃,安排教師承擔國學經典教學任務,有條件的學校還要安排專職國學教師。國學經典教育進課堂,每周不少于一課時。學生集體學習(誦讀)經典的時間每周不得少于60分鐘。各年級統一考試(尤其是語文)要增加和滲透國學經典學習的內容。
目前成都各學校開展國學教育的情況參差不齊。成都八中語文教師、四川省特級教師鐘畢表示,該校3年多前就實現了每周至少一個課時的國學教育,主要通過講座來開展教學。一位郊縣小學五年級語文老師卻說:“我教五年級,按目標就該學《論語》,選誦《孟子》《中庸》,但學生現在只接觸了很少的《論語》,其他都還沒涉及。”
成都市教育局表示,未來將把國學經典教育作為評價指標納入對各類學校的考核、評比。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也將成立國學教研室,對全市國學經典教育進行研究、指導和管理。
各學段具體目標
(節選)
第一學段(幼兒園)
選讀《弟子規》,嘗試背誦;選讀《千字文》等傳統蒙學讀物精華;選讀淺易古詩詞20首,嘗試背誦;選讀神話傳說故事,了解孔子、孟子等圣賢人物幼年美德故事;搜集自己感興趣的鄉土歌謠,諺語等。
全文誦讀《論語》,嘗試背誦;選讀《幼學瓊林》等傳統蒙學讀物精華;選讀淺易古詩詞、美文30首(片段),嘗試背誦;游覽附近的名勝古跡,觀賞山川器物圖景,了解家鄉建設;了解李白、杜甫、陸游等與本地有關的歷史名人故事。
繼續全文誦讀《論語》,可嘗試背誦;選誦《孟子》《大學》《中庸》等經典章句50則(段);背誦古詩詞、美文30首(段),開展多種形式的誦讀比賽;了解劉備、諸葛亮、蘇軾等與本地有關的歷史名人故事。
全文誦讀《論語》,嘗試背誦;選讀《孟子》《中庸》等經典30篇(章);自覺選讀40首(篇)古詩詞,美文,并能引用;全文學習《聲律啟蒙》,春節時自主撰寫春聯;了解司馬相如、揚雄、楊慎等與本地有關的古今名人故事和典故。
熟讀《中庸》《論語》;選讀《詩經》《史記》《顏氏家訓》等經典30篇(章),自覺將傳統文化理念與當今核心價值理念進行比較,納入自己個人的文化視野;自覺選讀40首(篇)古詩詞、美文,并能引用借以表達自己的情感;通讀《老子》《世說新語》《增廣賢文》,能批判性地吸收其中有益的部分,能結合當代價值觀,對其中的部分內容提出自己的評價。
成都市中小學、幼兒園
國學經典教育推薦教材
《成都市國學經典誦讀讀本》(包括《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等國學經典及人文成都詩文典籍)
一般性書目建議(供選用)
共同書目(所有學段)《大學》《論語》《中庸》《詩經》
義務教育學段書目《三字經》《弟子規》《幼學瓊林》《聲律啟蒙》《千字文》《唐詩三百首》《宋詞選》《菜根譚》
高中學段書目《孟子》《老子》《荀子》《史記》《世說新語》《顏氏家訓》《近思錄》《傳習錄》《宋詩選注》《古文觀止》
共同篇目部分
(初、高中學段)《禮記·禮運》《荀子·勸學篇》《朱子家訓》《前后出師表》《國殤》《誡子書》《阿房宮賦》《岳陽樓記》《西銘》《正氣歌》《少年中國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