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部部“青春片”上映的時候,畢業季來了。畢業出路有很多,可以選擇出國留學,可以選擇自主創業,亦可以選擇到心儀的城市就業。
然而,當下對于很多畢業生而言,有兩條路卻是最受歡迎的——考研和考公務員,一條路通往繼續深造,另一條路走向安穩的“鐵飯碗”。但無論如何選擇,每一條路都有其利與弊,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報從今天起開設《大學畢業生趣向調查》,與畢業生一起探討當初在西安朝夕相處的小伙伴們,畢業后都去哪兒呢?畢業后是考研?考公務員?還是自主創業?
大學生就業仍熱衷體制內
上周,西安交通大學就業中心一樓信息發布廳,在中科創星西科天使攜17家科技企業聯合招聘會上,1小時的時間里,共收到簡歷累計突破1800份。這樣的數字,讓組織者坦言“挺意外”。這恐怕和今年畢業生人數增多有關。
如今,2016年國家機關公務員招錄考試正在接受報名,今年國考計劃招錄2.7萬余人,比去年猛增5500多人,市縣級超過八成的職位可供應屆生報考,由此,應屆生也成為今年國考利好政策的最大受益群體。而截至22日,陜西審核人數達19763人,最熱職位303:1。
國考和省考一個都不放過
10月22日下午6點,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大四學生賀曉丹抱著一本行測真題,和同學走出了教學樓。
三個多小時的復習,讓她有些餓了。吃完飯、打了水,7點整,小賀又回到了自習室。直到晚上10點,教學樓熄燈了,小賀才離開。眼看著考試時間越來越近,小賀的心里有些著急。每天早上,她幾乎6:45就會出現在自習室。
小賀說,他們學校有500多人都報名參加國考:“其他宿舍有的人好幾個月前就開始著手準備了。”
作為甘肅姑娘,小賀選擇了西安鐵路公安局,錄取比例為15:1。“國考的競爭很激烈,看似希望不大,但無論如何都得先準備著。”小賀說自己先考著試試,考不上了還能回老家參加省考,再不行還有事業單位考試,“反正都考這些題型”,用她的話來說:“只要能進‘體制內’,多考一次就多一次機會”。
對于應屆畢業生參加國考,校方表現出了鼓勵的態度。不僅開設了兩間專門讓他們上自習的階梯教室,還邀請了專家來為應試的同學們免費測試和培訓。
先工作還是一心考“碗”
近年來,有關公務員“風光不再”的新聞屢見諸于媒體。可是,西安科技大學的小陳卻有自己的想法。他最近也在拼命復習,因為他報考的職位競爭更激烈——中國民航局西北地區管理局。截至記者發稿時,這個崗位的錄取比例為123:1。
小陳說,自己最早也在猶豫,是考公務員還是考研,最終父母幫他做了決定:“工資是低了些,福利也降了不少,可現在還有什么工作比公務員更穩定呢。基層公務員再辛苦,可又有幾個人辭職?”
講到這里,小賀笑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說,“還有個理由,將來找對象的話,公務員能成為加分的資本。”
小陳研究過今年國考的報名職位,他說,許多崗位不要求工作經驗,應屆生都能報,“對我們來說有很多選擇,所以同學們報考熱情都很高”。
同是應屆畢業生,現在在一家文化公司上班的小趙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盡快找工作才是正道,參加公務員考試的絕大部分考生都是陪考的。如果一邊工作,一邊復習公務員考試,真是需要有很強的毅力才有可能成功,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毅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