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開設的專業多達到上百個,不同專業對考生基本素養的要求不同,考生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專業。
1、興趣是最重要的出發點。只有感興趣的東西,才會真正投入的去學。
2、正確判斷自己的基礎能力。有些專業對考生某些能力有特殊要求,考生選擇時一定要考慮自身能力特點,如:學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考生應該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管理能力、協調能力。
3、合理安排職業規劃。職業規劃是人生規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需要學會對新的生活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和堅定目標。要充分考慮到社會的需要及該行業的發展狀況。
4、在選報專業時還應注意,有些專業是面向社會開考,報考對象不限;有些專業是部門委托開考,僅限本系統在職人員報考;一些本科段專業和特殊專業(如醫學類專業)對報考者的學歷、職業等還有一些具體要求。
一、自學考試都有哪些專業?
至2008年自考執行新考試計劃。新目錄中開設的專業是224個,數量比原有的專業減少了近一半。涉及11個一級學科,分設23類。224個專業中,專科141個占63%,獨立本科61個占27%,專本銜接專業22個占0.98%。在224個專業中,已經制訂全國統一考試計劃的專業93個,這些專業覆蓋面廣,可能會占到各省開考專業的2/3。
可同時報考多個專業
自學考試具有高度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可以照顧到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自學能力的考生學習進取的要求,許多省都允許考生同時報考多個專業。但考生同時報考多個專業時應量力而行合理安排。
可同時報考專科和本科
考生可分別報考專科、本科段各專業,也可同時報考同一專業的專科和本科段,但畢業時必須先取得專科畢業證書后才能領取本科畢業證書。
部分省市已經開始實施自考專科本科畢業證書同時辦理制度,縮短考生取證時間。
二、專科、本科、獨立本科段培養目標與規格是什么?
專業考試計劃從總體上確定了專業考試標準,確定了培養專業人才的目標、規格和要求。
專科層次各專業與普通高校的同層次同類專業在總體上水平相一致。各專業總學分數,一般不得低于70學分,考試課程不得少于15門,其中理論考試課程門數一般不少于14門。
本科層次各專業與普通高校本科同類專業在總體上水平相一致。本科分為兩段,即基礎科段(專科)和本科段。基礎科段可直接與本科段相銜接。其累計總學分數(不含畢業論亠或畢業設計)不低于125學分。理論考試課程門數不得少于20門,其中基礎科段(專科)的學分不低于65學分,理論考試課程一般不少于12門。
獨立本科段,是為各類高等教育形式專科畢業生繼續學習而設置的,在總體上與普通高校同類專業本科水平相一致。各專業的總學分(不含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60學分左右,理論考試課程的門數不少于10門。
三、大專及以上學歷可以直接報考獨立本科段,免考公共基礎課?
獨立本科段和本科專業的本科段接納屬于國民教育系列、取得國家承認學歷的各類高等教育專科(本科、研究生)專業的畢業生報名,根據全國考委2011年10月印發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業和課程改革方案》精神,自2012年10月年起,專科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可直接報考自學考試獨立本科段專業,原則上不再加考課程,確需加考的,由主考學校確定加考課程并組織考試;專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可免考公共基礎課。請廣大考生報名前向所報專業的主考學校自學考試辦公室咨詢有關加考政策問題。
四、自考公共課、基礎課以及專業基礎課區別?
自考公共課是指自學考試中任何專業或部分同類專業的應考者都必須學習的課程。如自學考試的《哲學》、《政治經濟學》等。公共課雖然不一定同所學專業有直接聯系,但它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人才,為進一步學習提供方法論的不可少的課程。
基礎課是指某一專業的應考者學習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課程,其作用是為應考者掌握專業知識、學習科學技術,發展他們有關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專業基礎課是指同專業知識、技能直接聯系的基本課程。它包括專業理論基礎課和專業技術基礎課。如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文學概論”是專業基礎課;工民建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有《理論力學》,專業技術基礎課有《畫法幾何及建筑制圖》等,它們均是應考者學習專業課程的選修課程,只有先掌握了這些知識,才能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
必修課是指某一專業必須學習掌握的課程。此類課程是保證培養專門人才的根本。
選修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