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英國議會發表講話,強調中英要加強交流互鑒,增進兩國人民相互理解、支持和友誼,推動兩國合作再上新臺階。
而此時,遠在8800公里之外的亞歐大陸東邊,中英合辦的寧波諾丁漢大學里正涌動著合作交流帶來的迷人魅力。
今年,寧波諾丁漢大學第一次嘗試跨國考試,來自英國等世界25所大學的852名學生參與。
一場“跨國答題”考驗的是交流合作的深度與廣度。2004年,浙江萬里學院與英國諾丁漢大學聯合創辦寧波諾丁漢大學,成為中國第一所引進世界一流大學優質教學資源、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和獨立校區的中外合作大學,中英教育領域開啟了深度融合。
11年辦學,文化交流與融合已深深扎根在這所國際學校,目前,寧波諾丁漢大學已有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600余名學生、600余名教職員工。
中英教育優勢互補
在工業設計專業的課堂上,15個人一間教室,學生不是坐在各自的位置上,而是圍著桌子自由討論設計稿,這樣的實驗課每周兩次,每次4個小時。
設計有了雛形后,老師每周要花8到10個小時為學生做一對一的指導,有時,學生和老師開始爭論不休,不過,最終老師還是會把決定權交給學生自己。
開放、自主,這種全英式教育理念橫跨了8個時區,“降落”到了寧波諾丁漢大學。
寧波諾丁漢大學教材從英國諾丁漢大學引進,圖書館藏書是來自世界各地出版社的原版書籍,師資由英國諾丁漢大學在全球選聘,外籍教師逾八成,且沿用英國諾丁漢大學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共享英國諾丁漢大學網絡和教學資源,頒發英國諾丁漢大學學位證書。辦學接受國際第三方評審機構監督,是唯一獲得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署(QAA)認可的中國高校。
可是它又不只是英國諾丁漢的翻版,中英不同的教育優勢在教學上互補。“我們會結合中國學生的特點及需求,引用的教學案例很多都是來自中國課本。”寧波諾丁漢大學執行校長克里斯·魯德說,全英語教學,加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將兩種文化融會貫通,培養有創造性、有企業家精神的學生,讓他們把解決問題的精神帶到工作中去。
到今年,已有8屆本科畢業生從寧波諾丁漢大學走向世界。他們中約70%進入牛津、劍橋、帝國理工學院、斯坦福、悉尼大學等高等學府深造;25%左右選擇就業,大部分進入全球500強企業。
第二課堂走出國門
去年暑假,寧波諾丁漢大學的曾曉通過學校參加了在肯尼亞的海外志愿者項目。當她來到肯尼亞的貧困地區時,發現這里當地的小學沒有圖書館。曾曉萌生了一個想法,要為當地孩子建一個小型圖書館,最終通過一個公益項目籌集到4000多元錢,把一間30多平方米的圖書館建了起來。
“走出國門實踐”是寧波諾丁漢大學為學生開辟的國際化第二課堂。作為國際研究型大學U21成員之一,該校與20個國家和地區的55所一流院校建立起密切交流合作關系,保證每一名學生都有國際體驗的機會。每年,60%左右的大三學生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的海外學習和交流項目享受國際化學習經歷。
國際文化交流專業的龍欣欣曾代表中國赴印度參加國際未來領袖峰會、赴英國倫敦和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學習訪問、到加拿大康考迪亞大學和韓國高麗大學交換,并多次參加各類學術研討會和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基于這些豐富的經歷,她被牛津大學提前第一批次錄取為網絡科技傳媒方向的碩士研究生,還同時獲得劍橋大學帶獎學金直接讀博士的機會。
跨國界跨學科合作
在寧波諾丁漢大學的校園里,一幢5層高、四面都是通透玻璃的大樓格外引人注目,它是我國第一幢零碳排放示范樓,還曾獲得美國“國際建筑獎”。大樓可以通過陽光、地熱和雨水等可再生資源,自給自足地解決用電、用水等問題,且不產生二氧化碳。
設計者是英國人喬大寬,他是可持續能源研究領域的專家,被英國諾丁漢大學派往中國,與中國的建筑師們一起合建了這座大樓。
類似這樣的合作很多,寧波諾丁漢大學憑借獨特的優勢,整合海內外優質科研資源,特別是利用英國諾丁漢大學與國際企業、歐盟等機構的伙伴關系,結合地方發展需求,積極開展跨國界跨學科合作與交流,促進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一定成績。目前,學校國際科研項目占科研總項目的20%多。
近幾年,寧波諾丁漢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與寧波市政府聯手打造寧波國際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寧波諾丁漢國際海洋經濟技術研究院等多個科技合作平臺,增強區域創新能力、促進地方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