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6學子“校長推薦上北大”全部都是理科生
11月26日清晨,南開中學翔宇樓,背著書包趕往教室上課的學生步履匆匆。不一會兒,高中年級組的公告欄新貼的一則公告吸引眾多同學駐足觀看。原來,這則公告是“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人選公示”名單,南開中學高三年級的任靜儀、王南、李曉澄三位同學上榜。另據了解,11月26日上午,耀華中學也在校內公示了校長推薦的3位學生名單。據了解,天津獲得推薦的6位學生都是高三理科生,他們在學校都是品學兼優的優等生,他們中有學生會主席、全國奧賽金牌獲得者,且各有特長、多才多藝。
北京大學2010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政策出臺以來,在社會上引起的爭論可謂沸沸揚揚。按照校長實名推薦流程,11月26日是各中學校長推薦學生名單申請的最后一天,包括天津南開中學、耀華中學在內的全國39所中學具備“推薦資格”的校長“敲定”了推薦名單。今天,北大招辦將組織專家審核推薦上來的學生申請資料,確定初審名單,并于11月30日公示。審核合格的學生將免去自主招生考試的筆試環節,直接參加面試,面試合格可享受高考加分30分的“待遇”。
揭秘誰是校長眼中的優秀生
推薦標準 品學兼優 學有專長
北大“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實施方案出臺后,爭議四起。其中,“中學校長評價優秀學生的標準”問題,成為爭議的焦點之一。昨日,南開中學校長亮出了自己推薦優秀學生的標準:品學兼優、學有專長。他表示,這簡簡單單的八個字背后蘊藏的則是南開中學百年來的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南開中學推薦的優秀學生,必須具備的核心素質就是,要有‘愛國愛群之公德與服務社會之能力’,心懷振興中華的社會責任。”
南開中學校長表示,學生獲得推薦的基礎條件,首先是學生的學習成績。當然,學生愛國之情、社會服務能力以及創新意識等也都是評審委員會考察學生的重點條件。
“五道關” 全程公開 優中選優
據南開中學德育處主任賀海龍介紹,為了體現推薦工作“公平、公正、公開、擇優”的原則,南開中學專門成立了由高三班主任、年級組長、教務處與德育處相關負責人和學校領導等11人組成的推薦評審委員會,獲得校長推薦的學生必須經過“五道關”的考驗,才能最終勝出。
第一關:學生自薦,提出個人意愿;第二關:書面申請,寫自我推薦信,闡述個人“軟、硬件”水平以及參選亮點;第三關:公開陳述,申請者面向學生和老師評審團進行自我陳述,公開展示自己的實力;第四關:由一線教師、高三年級組、校內權威專家共同對學生綜合情況進行評議,最終將結果提交校長;第五關:由校長最終決定學生名單。
據了解,南開中學通過學生自愿報名,共收到了27名學生的申請材料。評審委員會成員共同聽取了27名學生的自薦陳述,最終投票選出了3名獲得推薦資格的學生。昨日起,學校對獲得推薦資格的學生進行公示。
校長回應:“校長推薦制” 不可能出偏才怪才
對于北大的中學校長推薦制,爭議頗大。被推薦的都是“找不出缺點”的尖子生,而并非人們預想中的“偏才”和“怪才”,是爭議的另一個焦點。
對此,南開中學校長回應得非常明確:此次北大推出的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的制度設置本身,就不可能選拔出偏才、怪才。首先,獲得校長推薦只能免去自主招生的筆試環節,之后還有北大面試環節。即使最終獲得了自主招生資格,也只能在高考成績上享受30分的政策優惠,學生仍需要參加高考且最終成績必須達到北大錄取分數線,“實際上,這種規則的設置仍是面向成績優秀學生的,那些特別偏科的學生即使獲得校長推薦,最終也很難通過北大自主招生。”同時,南開中學校長也表示,從當前瞬息萬變的社會整體發展情況來看,品學兼優、全面發展且學有專長的人才,更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質和能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