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科技工作者來說,最大的肯定和榮譽,莫過于成為兩院院士。對于我省的科技工作者來說,要想成為兩院院士,首先要成為“中原學者”,因為“中原學者”就是我省培養院士的“搖籃”。10月20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2016年度“中原學者”申報已經結束,共有19人符合條件。□東方今報記者 梁新慧
19位“科技牛人”啥來頭
我省的“中原學者”評選是從2007年開始的。當年,為了加快實施“科教興豫”和“人才強省”戰略,啟動實施了“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工程”。其中,“中原學者”計劃是“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選拔培養我省的院士后備人才”是該計劃的初衷。
在2016年的“中原學者”評選中,我省共受理了19人。從專業上看,他們當中既有小麥專家、玉米專家、醫學專家、化工專家,還有導彈專家、水利專家、軸承專家,更讓你想不到的是,他們當中還有全軍密碼研究專家。
從職務上看,他們雖然都是技術型、科研型人才,但基本上都有行政職務。有的是校長、院長、所長,還有的是總工程師、副總設計師。而從年齡上看,在這19人中,最年輕的只有38歲,他就是鄭州大學的單崇新。40歲至49歲的4人,50歲的4人,50歲以上的10人。從這個年齡段不難看出,這19人都處于精力旺盛、年富力強、最出成果的階段,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我省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梯隊化基本成型。
“中原學者”成院士“搖籃”
2007年以來,我省共評選出38位“中原學者”。那么,目前有多少“中原學者”成了兩院院士?2009年12月,張改平、申長雨先后當選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院士,而他倆都是2007年我省選拔的“中原學者”。2011年11月10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員、2009年我省選拔的“中原學者”喻樹迅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今年5月15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521名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其中5位河南人是“中原學者”,他們分別是:鄭州大學教授王復明(2008年中原學者)、河南工業大學副校長卞科(2015年中原學者)、河南農業大學康相濤(2010年中原學者)、河南農業大學田克恭(2014年中原學者)、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張新友(2010年中原學者)。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