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內的百草園種了30多種中藥材
三年級以上的學生
中醫是必修課
丹溪小學因元代著名醫學家朱丹溪而得名,學校以中醫藥傳統文化啟蒙教育為文化特色,踐行“為孩子人生幸福奠基”的育人理念和“智慧健康 固本培元”的校訓。
去年10月開始,校長帶領30多個老師花了近一年的時間,為三年級以上的學生按照年齡編寫了教科書。今年8月印刷完成,所有的內容都由專業的醫生把關。書中有認識病因、中醫養生等內容,搭配了卡通插畫,通俗易懂。
至于怎么學習?學校可是下足了功夫。
張淑貞說,以后在學校里每兩周就會有一個標準課時的普及性必修課,不用考試,但是每個孩子都要學。
除了必修課,對中醫藥特別感興趣的孩子,還有提升版的選修課,一周一節70分鐘的長課。
此外,校園內還有專門的百草園,里面種著30多種中藥材。
“這是魚腥草,能提高免疫力。這是何首烏,長得像小人”,孩子們已經能分辨一些中藥材。
用中醫理念
改變孩子們的不良習慣
“從小傳授給孩子一些中醫的知識和感受中醫陰陽平衡、天人合一的健康理念,最大的目的就是想讓孩子懂得如何更好的生活。”校長張淑貞說。
張淑貞打算從孩子自身的生活習慣出發進行中醫理念的教育,“現在的孩子吃穿不愁,很多的生活習慣反而不如以前了。比如不吃早飯、晚睡、愛喝飲料、不愛吃蔬菜等。”
學校從中醫養生角度考慮,為孩子定制一些改善壞習慣的方法。 從去年的實踐來看,學生們的確養成了較好的生活習慣。
“渴了要喝水,不要喝奶茶,少吃不健康的零食。要早點睡,這樣起床才能有好精神。”這樣的道理,孩子們都說得頭頭是道。而學校周圍,也的確沒有一家奶茶、漢堡等零食店。
對于孩子們學中醫,家長們也很支持,認為多學點知識對孩子總是有好處。
“隨孩子喜歡吧,至少現在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不錯。要是孩子因為現在的熏陶,對中醫產生興趣,長大去學醫那也不錯啊。”一位家長這么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