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健康工程強勢推進。重慶涪陵區教委全面實施學生健康工程,免費為學生提供一盒課間牛奶、一個營養雞蛋、一頓愛心午餐、一份節日禮物,較好地解決了學生營養健康問題,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學生。投入1150萬元,免費為6萬名在校小學生每人每天提供一盒課間牛奶。投入780萬元,免費為6萬名在校小學生每人每天提供一個營養雞蛋。投入1150萬元,免費為1.5萬名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每人每天按小學4元、初中6元的標準,提供一頓愛心午餐。投入300萬元,在國慶、中秋、元旦、春節等6個傳統節日為4.98萬名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貧困學生送一份節日禮物。
二是惠民工程增量擴面。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免費提供教科書、寄宿生生活補助和免收貧困女童作業本費、寄宿生住宿費等政策,為207209人次免費提供價值1421萬元的教科書,為31391名貧困女童免除作業本費和寄宿生住宿費104.4萬元,為36182名貧困住校生提供寄宿生生活補助1607萬元。抓好大學生生源地貸款工作,與5360名學生簽訂信用助學貸款合同,貸款3203萬元,貸款人數和金額位居全市區縣第一。2009~2010學年,發放中職國家助學金、貧困學生學費和住宿費3528萬元,其資助工作接受教育部和市教委專項檢查時得到高度評價。落實普通高中學生資助政策,向14204人次發放資助金1050萬元。認真開展浙江萬向集團、夏仕連山區教育資助會資助貧困學生工作,向303名孤殘或品學兼優的貧困生發放資助金39萬元。通過減、免、補、貸等多種資助渠道,兌現了不讓一名學生因貧而失學的承諾。財政償還教育欠賬3500萬元,逐步解決學校歷史遺留問題。扎實開展“送溫暖”“結窮親”“三進三同”等主題活動,組織慰問住院、重病、特困教師和羅云鄉石筍梁村聯系困難戶等126人次,發放慰問金48萬元。
三是關愛工程亮點頻現。重慶涪陵區教委全面實施留守兒童關愛行動計劃,建立財政投入、社會共育、部門聯動機制,完善對接幫扶、激勵考核、應急聯系制度。全區1785名“五老人員”、208名大學生村官、2369名教師擔任留守兒童代理家長,5000余名知心哥哥(姐姐)與留守兒童結對,設立67個親情室加強留守兒童與父母的聯系。投入250萬元,按照50:1的比例免費為寄宿制小學聘請生活管理服務員196名,給予了學生更多關愛和溫暖。以全市留守兒童教育培養項目實驗為契機,大力推進“5+2”模式實踐,即做好留守兒童思想品德、心理情感、學習養成、行為習慣、體質健康等5個方面的教育培養,推行留守兒童寄宿和代理家長等2項機制,較好地解決了外出務工家長的后顧之憂。按照“平等、融入、成才”的理念,落實外來務工子女教育與本地學生一視同仁政策,確定10所農民工子女就讀學校,以公平教育的實踐讓外鄉的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