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下行壓力讓人想起似乎剛剛過去的一輪危機,有些行業再次出現了業務下滑,減薪休假。對于職場當中的MBA申請人們來說,一個問題又浮出水面:經濟不好時要讀MBA嗎?
這個問題的產生是自然而然的:經濟下行中企業發展減速、衰退,會導致新的工作機會減少和裁員。在這樣的情境下,許多人容易建立一種悲觀的預期,于是當下的工作機會就比經濟好時顯得更加稀缺,而手頭的財務資源也顯得比平時更珍貴一些。那么在這個時候讀學費不菲的MBA,甚至辭職就讀,合適嗎?
為此我進行了一次小調查,共有79位申請人和45位在讀生或校友回復。由于問卷投放渠道主要是通過個人相關渠道,而且以復旦管理學院恢復建院三十周年紀念版小萌熊做為抽獎禮物,估計回復問卷的同學以復旦MBA的這批優秀申請人為多。從這份回復中我們發現,目前多數人確實感受到了一些經濟下行壓力對企業的影響(僅10.5%認為沒有影響),但是申請人的申請意愿大多沒有受到影響(73.4%),很多反而增加(21.5%),明確表示將推遲就讀的只有3.8%。這就印證了一個行業內的經驗,在經濟不好的時候,會有更多優秀的人傾向當年申請MBA。這是為什么?
這些優秀申請人在經濟不好時申請意愿反而增強,遵循的是這樣的三條“強者邏輯”:
首先,經濟是有周期規律的,在低谷中蓄勢,為的是在經濟回暖時大展身手。
根據GMAC(美國管理研究生入學委員會,GMAT考試出題機構)每年發布的全球企業雇主調研報告,2009年經濟危機當年只有50%的企業愿意招聘MBA畢業生,薪資也有下降;然而到2011年這個數字已經回升到了72%;當經濟回暖后的2014年,被稱為經濟衰退以來MBA最好的年份,當年數據顯示有80%的企業愿意招聘MBA畢業生,其中45%的企業愿意提高薪水。這說明,在經濟不好時企業會抑制對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需求,但當經濟的大潮一旦開始回暖時,這種被壓抑的人才需求馬上會爆發出來。因為對經濟加速的期待,這種人才需求常常提前于實際業務的增長來臨。看到這點的強者當然不會在低谷中睡大覺,而是通過MBA學習積極蓄勢,這樣在經濟回暖時他們就更有機會脫穎而出。復旦2009級IMBA校友,目前在微軟中國工作的徐燚飛回憶當時的決策說:“當時報復旦MBA沒有多想,遇到職業瓶頸,大環境不好,跳槽機會不多,覺得是入學讀書的好時機。”
其次,經濟下行期間,讀MBA機會成本最低。
經濟下行期間,大多數行業的經濟活動都趨緩,薪酬下降、晉升或跳槽的機會減少,因此機會成本也會降到最低,自然是強者們抓緊讀MBA的好時機。在MBA就讀過程中幫助你掌握的知識技能和人脈網絡,會有效提高你的職業競爭力,應對可能發生的職場危機。許多企業在這個階段哪怕不給予費用資助,從留住核心員工的角度也會在時間方面理解、支持員工的進修計劃,這也給就讀在職MBA的同學創造了更加寬松的環境。也有些同學在這時選擇全日制攻讀,在寶貴的時間內獲得更快的能力成長,也被證明是很多國內外強者的選擇。打個比喻,這就好像高速行駛的列車在慢下來的時候,你正好可以換個軌道,準備加速。
最后,越是在經濟不好時,越能體會提升領導力的重要性。
“風大的時候,豬也會飛”,石頭滾落山崖的時候,往往才是對領導力的最大考驗。因此經濟不好時,優秀的經理人對于提升個人領導力的渴求會格外迫切,此時以提升領導力為重要目的的MBA課程就自然成為首選。這些“強者”們也明白,領導力的修煉是一個終生的過程,MBA將幫助他們認清最新的經濟商業環境變化,培養廣闊的視野,奠定成長的基石。這段學習開始的越早,越有助于他們在日新月異的環境中把握主動。
此外,如一些國內外業內人士指出的,經濟不好的時候更多人讀MBA對經濟回暖也有好處。這些畢業的MBA將給企業注入新鮮血液和思想,或者創業并創造工作機會。他們的創新精神結合原有經驗,能幫助企業和整個地區的經濟加速恢復。從這個角度來說,經濟不好時更多優秀的人才就讀MBA,不僅是自身發展的召喚,更加是這個時代的需要。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