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中國人出國留學已經不是新鮮事,留學目的地國家也不再局限于歐美澳一流名校。不過,新加坡的幾所大學,特別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在我們所熟知的西方名校中間一直都能擁有一席之地。華人社會、同屬亞洲、英文教學等,都是新加坡大學吸引中國學子的原因。
然而,在新加坡時不時也能聽到這樣的說法:即其實不少人是拿新加坡當個跳板,完成學業或積攢一段時間工作經驗后,若有機會,仍會考慮前往歐美澳國家生活、定居。說起來,這也怪不得來到新加坡的外國人“容易變心”,即便是新加坡本國人,送孩子出國留學(主要就是去歐美澳)也是長盛不衰的風潮。根據世界銀行[微博]2014年的最新數據,新加坡的人均GDP超過5.6萬美元,這完全是發達國家水平,以這樣的收入,支付孩子出國留學的費用應該不成問題。
但最近匯豐銀行在新加坡做了一項調查后發現,情況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匯豐銀行在調查了336名家有適齡學童的家長后發現,雖然他們中的81%有送孩子出國留學的計劃,但大多數人都低估了出國留學的費用。匯豐的調查顯示,對新加坡家長來說,送孩子出國留學的費用比在本地讀大學的費用高出約83%,但家長們“錯估形勢”,只準備了高出約48%的費用。
問題出在哪兒呢?匯豐銀行做完調查后才發現,不少新加坡家長在預估留學的生活費及孩子往返機票上出了差錯,而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家長對歐美澳國家大學的學制仍然一知半解,對不同專業的不同學位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一頭霧水,以致在估算孩子生活費上出現較大誤差,有可能導致孩子在海外學習的最后階段出現“錢不夠花”的尷尬局面。
不過,作為受傳統儒家文化影響深遠的華人國家,新加坡向來重視教育,家長們也會竭盡所能為孩子提供盡可能好的教育機會。匯豐銀行的調查顯示,新加坡的家長普遍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從財務上為孩子將來的教育做準備,大約只有9%的家長在這方面欠缺妥善的財務規劃,而全球范圍內,這個比例是 22%。這充分說明了新加坡家長重視教育的程度在全球名列前茅。
看起來,新加坡的家長從不缺乏送孩子到西方留學的意愿與決心,需要加強的,是對歐美澳大學學制的了解,以及這些國家物價水平和生活費方面的基本知識,以避免家庭財務出現“意想不到”的狀況。這個經驗,應該也同樣適用于已經在新加坡定居的中國家長們吧。
這些家長年輕時從中國來到新加坡留學,由于新加坡太小,可選擇的學校不多,所以大多數都進了國立大學與南洋理工這兩所頂級大學。再加上一所新加坡管理大學,幾乎構成了這些家長們全部的“大學圈”。畢業后,他們大多遵循了成家立業的道路,沒有再進一步前往歐美國家深造,所以他們對歐美名牌大學的學制和學費同樣欠缺第一手了解。但和新加坡本地家長不同的是,這些中國家長畢竟自己有過留學經歷,知道經濟狀況對留學的重要性,因此在財務憂患意識上,普遍高于新加坡本地家長。在筆者參加過為數不多的當地中國朋友的聚會中,甚至有些孩子才四、五歲的家長,已經在考慮未來孩子去歐美國家留學的問題了。
有這樣未雨綢繆的家長,孩子大概再也不用擔心書沒念完錢沒了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