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賞心悅目的事物,總在生活中被贊美——今日,第九屆文博會主會場于白馬湖國際會展中心綻放。
文創產業亦是如此——比如,同樣是筆,一支獲得紅點設計獎的“Ten Design Origin”圓珠筆,不但視覺上令人愉悅,而且在價格上,可以賣到138元人民幣,附加值倍增。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文創的價值,在于更好地融入生活,甚至改變未來生活,進而創造一個無中生有的巨大產業——在錢塘江南岸的高新區(濱江),我們看到這個產業正在呈燎原之勢,逐年擴張。
于民間層面,地處濱江的文創企業,連年拿個紅點設計獎、IF設計獎,已變得稀松平常,更有無畏者企業,開始探索公眾所陌生的虛擬世界產業;而在政府層面,走過十多年文創之路的高新區(濱江),今年被列入浙江省十大文化產業重點縣(市、區),并居榜首,示范效應不言而喻。
這種來自政府和民間之間的合力,使得近年來濱江的文創產業一路高歌,增加值一直在GDP中占比30%以上,就在今年上半年,全區限額以上文創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2.13億元,同比增長27.6%。
A
稀松平常的國際設計獎
在濱江,似乎拿一個紅點設計獎,或者IF設計獎,已經不足為道。
以瑞德設計為例,這是中國第一家在新三板上市的工業設計公司,16年來,將紅點獎、iF設計獎、中國工業設計奧斯卡金獎銀獎等諸多大獎悉數收入囊中。從當初2個員工、1個客戶的規模,發展成為現在具有眾多的世界500強企業客戶,設計價值逾千萬的專業原創型設計公司。
而同樣在濱江的凸凹設計機構,其出品的“燃熱LE5Q雙模產品”智能熱水器,在去年一舉拿下了IF設計獎以及IDEA設計獎,后者作為美國主持的一項世界性工業設計大獎,每年參賽作品都在1萬件以上,而最終能夠拿獎的,只有百件左右。
這家從2003年開始就耕耘于濱江的設計機構,量產的作品,已經超過1000件,該機構總經理助理黃怡婷表示,“比如你家的豆漿機、油煙機,或者電扇、空調,都可能是我們設計的產品。”
多年來,這家專注于工業設計的本土機構,以差不多每年拿一個國際獎項的節奏,斬獲榮譽無數,并在去年收獲了1000多萬元的營業年報。
雖是設計機構,凸凹設計同樣列入“國家級設高新技術企業”系列——這塊招牌,在設計機構內并不常見。這也使得凸凹設計今后會往更高層面的方向發展,“除了設計服務之外,我們現在還在做一些自主設計的產品,以自己的品牌出現在市場上,而不是像以前一樣簡單地為別人作嫁衣。”
相對凸凹設計的“強大”,還有更多呈現萌芽狀態的文創企業,也在國際設計的舞臺上,開始嶄露頭角。比如,只有6個人團隊的微元素設計,在去年憑借一款智能勺子,拿到了紅點設計概念獎。團隊創始人劉忠良介紹稱,“這款勺子,當接觸溫度大于42℃時,會自動變直,就不能用了;而在接觸溫度小于38℃時,就會變回勺子的造型,能安全地給嬰兒使用,不會燙到。”
相對其他地方,從事設計多年的劉忠良,更愿意留在濱江進行各種創意設計。在公司木質黑板上,貼滿了嬰兒馬桶、行李箱的手繪概念圖,“這里有很好的文創設計氛圍,我們也樂意在這里,和企業共同做一些自己設計的產業,引導他們注重品牌設計,提高產品附加值。”
而據高新區(濱江)文創辦不完全統計,這些年,在濱江的瑞德、領跑者、漢度、熱浪等設計機構,先后斬獲紅點、IF以及IDEA設計獎,獎項超過30余項,“這對整個文創產業發展而言,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
B
切換現實與虛擬的世界
在今天文博會舞臺上,可能有家來自濱江的文創企業,會震撼到大家。
這家在現實和虛擬世界之間不斷切換的企業,名叫凡聚科技,此次它集結了vr-china、杭州超立景、unify3D等國內外九家虛擬現實企業共同參展——以“Oculus”眼鏡為例,戴上這副眼鏡,將呈現一個四周環繞的立體模擬世界,所有東西,都將被模擬觸摸。
凡聚科技總經理秦路表示,這個產業目前在國內甚至國際上都是空白,他們要在國內建成第一個虛擬現實技術平臺,在國際上與其他同類企業齊頭并進——與此同時,秦路還舉了一個虛擬現實技術未來可能被應用的案例,“以買車為例,以前買車,可能要去實物看車,再進行試駕,有了這個技術以后,就能在網站上模擬駕駛后,再去4S店試駕就行了。”
就在此前,這項似乎能改變未來的高端技術,已經在國際上被看好。以“Oculus”為例,20人不到的團隊,已經被Facebook以20億美元的價格全盤收購——這也讓從事這項事業的更多文創企業,看到曙光。
加拿大人nikk Mitchell,是凡聚科技的技術總監,也是中國最早虛擬現實技術網絡交流平臺的創始人,他表示,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內容的制作,現在中國甚至國際上的行業現狀,就是硬件設備和內容制作才剛起步,而我們已經在濱江這個地方,搶得全球的先發優勢。
明年,被秦路他們視為虛擬現實技術的元年。更多如HTC、Sony、oculus等企業,已經進入這個嶄新的行業進行布局,未來可能應用虛擬旅游、醫療等更多領域——不過,這家來自濱江的企業,以其高與新的技術,開始被行業內熟悉。
C
一張牛皮紙改變鄉村
和國際大獎相比,華振宇做的文創事業,顯得更接地氣。
這位來自東北的漢子,想著如何在白馬湖辦公樓里,把五常的大米以一種文藝的方式,賣給杭州的人們——而他們的首款產品,“孫叔家的大米”,已經上線。
就外包裝而言,“孫叔家的大米”有異于其他,2斤裝,牛皮紙,文藝氣息十足,華振宇說,“這是專門叫設計師設計過的”,而在打開包裝之后,首先掉出來是一張農人孫叔的明信片,“我是一名小學老師,外甥女婿是一名稻花香種子選種員……”以及一份由浙江華才監測技術公司出具的檢測報告,內容涉及黃曲霉毒素B1、稻瘟靈、鉛、鎘等項目。
“我們想用一種文創的方式,讓大家吃上安全的米,”華振宇說,“因為我以前是做大數據的,接下來,我們會給我們簽約的農戶,在每塊稻田里裝上攝像頭,采集灌溉、施肥、收割的數據,做到生產的大米安全可靠。”
事實上,已經有23家農戶和華振宇所在的亞丁文化創意公司簽訂了合約,一個明顯的變化是,他們所收購的大米價格,已經高于當地的收購價——這對當地的農戶而言,是一個增收的渠道。
華振宇表示,我們本質上就是一家濱江的文創企業,只是植入了電商的平臺和渠道,但文創的內容,讓農業增值不少,也可以改變傳統鄉村現有的結構,可以說,我們在用一張牛皮紙改變鄉村。按照預測,這家以文創之名重塑農業的企業,明年的銷售額將超過1000萬元——而更多基于農業和工業之上的文創附加值,已經相繼在濱江出現。
D
文創產業位居浙江之首
從個人創意到產業的崛起,高新區(濱江)走過了10多年。
就在今年,高新區(濱江)坐定浙江省文化產業重點縣(市、區)榜首之席,走在了杭州乃至浙江文創產業梯隊的最前列。
而在過去的2014年,高新區(濱江)實現文創產業增加值211.2億元,同比增長16.5%,占全區GDP的30.5%;限上企業主營收入457.99億,同比增長15.5%。
數據還原到現實,以“濱江文創”打頭的上市板塊漸成氣候——設計服務業中瑞德設計、中南卡通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信息服務業上市企業已達32家;電魂網絡被確定為“市上市培育對象”并已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排位在會企業。
除了來自民間文創的集聚力量,更多還有來自政府的助力。就在此前,科技部官網曾經發文,推薦高新區(濱江)的先進做法——“高新區(濱江)文創辦制定該區‘文化創意產業三年行動計劃’,繼續擴大文創產業集群規模;建立文創產業人才行業認定標準,完善文創人才激勵機制,吸引一批國內外文化藝術名人、文創領軍人才、創意設計大師入駐高新區;提升文化管理水平,完善文創產業配套服務,大幅度提升文創產業市場化水平。重點突破動漫產業、游戲產業、設計服務、文化會展和現代傳媒五大領域,形成高新區(濱江)文創產業特色品牌。”
不過,從10年前的2005年起,高新區(濱江)就已經先后三次修訂出臺《關于鼓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扶持政策……這種來自政府一以貫之的政策支持,成為這片文創熱土上,最無聲的陽光和雨水,并在如今成為一個蓬勃而巨大的產業。
十年不懈努力,他們位居浙江省文化產業重點縣(市、區)榜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