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流行詞語,但哪些詞能一直“走紅”?近日,在教育部發布會上,有專家公布答案,小長假、電商、動車、正能量等10個詞語因生命活力指數最高,成為10年來的“十大時代新詞語”。
回顧過去10年,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平面媒體語言中心楊爾弘和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有聲媒體語言中心侯敏介紹,各年度漢字使用呈“穩”,但詞語多“變”。
根據數據,各年共用漢字都在65%以上,而獨用漢字基本不到5%,但各年共用詞卻不到10%,獨用詞都占將近一半。以相鄰的兩年來比較,共用詞也只占30%左右,而獨用詞占70%左右。
在通用語媒體語料庫每年得到的200多萬詞種中,出現最多的是人名,幾乎占全部詞語的1/3,其次則是機構名、地名,其他專名,及時間、數字表達式等。
年度新詞語調查始于2006年,楊爾弘透露,10年來,共提取出5514個年度新詞語。
“年度新詞語往往在第二年就有1/3不再出現,成為‘隱退詞’了。”楊爾弘和侯敏撰文表示,傳播快、消亡快、生命周期短是年度新詞語的特點。
什么詞生命力強呢?楊爾弘認為,根據使用率、使用周期、發展趨勢等指標得出生命活力指數最高的前10個詞語,可稱為“十大時代新詞語”,其中包括電商、80后/90后、小長假、動車等。
焦點
“一帶一路”小語種人才匱乏怎么辦?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教授發現,目前我國高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小語種掌握人數數量不足、在校人數偏少、學生男女比例嚴重失衡,使“一帶一路”重大戰略面臨小語種人才匱乏瓶頸。
對此,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長田立新表示,重點還是要依靠外語類高校和相關教育機構,加大小語種人才培養力度。此外,為配合國家十三五規劃,他們也設立了“一帶一路語言戰略筑基工程”,“相關計劃在我們發布國家語言文字十三五規劃中有機會再介紹。”
[“十大時代新詞語”]
微博、中國夢、微信、正能量、電商、80后/90后、保障房、大數據、小長假、動車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