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獲取的大學生就業信息并不完善,缺少高校信息平臺的輔助,也沒有一個全國性質的聯網數據庫”,如東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大學生就業指導處的朱主任告訴記者。
心系廣大大學生,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達夢實踐隊的同學們近日調研了如東縣幾十家企業及政府部門。據悉,面對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政府曾落實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與有當地戶口的大學生簽訂就業協議,填履歷表、實名就業登記以及人才補貼獎勵等,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相關人士表示,畢業大學生的信息缺乏反饋機制是目前存在的一大重要問題,政府各個部門缺乏聯動性,與高校畢業生信息平臺缺乏緊密的信息溝通以及企業和大學生的不配合都會導致此類問題。
被問及如何獲取就業信息時,今年剛剛畢業的柴同學說:“我主要是關注幾個自己感興趣的企業網站,靜待通知,但為了保險也會海投簡歷。”近300份的問卷結果顯示,大部分同學都是如此。
繼 “史上最難畢業季”后又迎來“史上更難就業季”,“失業”大學生數量不減反增,“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屢見不鮮,就業信息的閉塞與非透明化致使用人單位和大學生頻頻處于被動狀態,加強大學生就業信息建設,建立一個廣泛的多方信息溝通平臺或許正是疏通“就業路”、最大程度地做到“人盡其用”的良方。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