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從省纖檢局召開的《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準宣貫會獲悉:全省質監、工商、教育等部門將嚴管中小學生“第二皮膚”——校服,不讓學生穿“毒校服”、“丑校服”,保障廣大中小學生穿著舒適校服、美麗校服、安全校服。
據介紹,校服被形象地稱為中小學生的“第二層皮膚”,校服的質量關系學生的健康,式樣影響學生的形象和氣質。優質、合體、美觀、舒適的校服是培育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培養團隊意識、傳播平等精神的有益方式,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探索。
省纖維檢驗局相關負責人告知,2015年6月30日,國家發布實施《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準,對校服的纖維含量、甲醛含量、異味、水洗后外觀、染色、斷裂、填充物、拉鏈等均有具體標準,超標即為不合格校服。
目前,省纖維檢驗局對全省50所中小學校、省內15家校服生產企業的校服樣品進行抽檢,初步檢驗結果不樂觀,最終結果將向社會公布。此次召開由全省各級教育部門、質監部門參與的《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準宣貫會,就是要讓相關部門知道校服的標準,不要因為職能部門的“隨意”、松懈管理,而讓“毒校服”、“丑校服”損害學生身體健康。
“國內其他地區已經出現‘毒校服’‘丑校服’。”省纖維檢驗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省尚未發現嚴重質量問題的校服。
按照教育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的要求,校服生產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標準生產,嚴禁不按標準生產和采購校服的行為;教育、工商、質監等部門要嚴查對本地校服生產企業進行地方保護的行為;各采購單位購買的校服,要具備齊全的成衣合格標識,并具有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本批次成衣質量檢驗合格報告;學校應在深入論證和與家長委員會充分溝通的基礎上確定是否選用校服;學生自愿購買校服、允許學生按照所在學校校服款式、顏色,自行選購、制作校服;各地要建立本地區校服生產企業“黑名單”制度,質監部門定期向教育部門通報出現嚴重質量問題的校服生產企業,教育部門明確采購單位不得向“黑名單”企業采購校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