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中西方優秀文化魅力
本報“中國夢與我們的使命”大型主題活動走進東大、浙大
本報訊(記者 唐景莉 沈大雷 朱振岳)中國教育報走進高校新聞特別行動暨“中國夢與我們的使命”大型主題活動日前在東南大學、浙江大學舉行,西北大學名譽校長張豈之、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澤分別為東大、浙大學子作了報告。
4月14日,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西北大學名譽校長張豈之,為東南大學師生帶來了一場名為《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和力》的講座,讓學生近距離領略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現實價值。張豈之先生是我國著名思想史家,長期從事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多年來積極在高校中倡導大學人文教育,在我國人文學界和教育界享有很高的聲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和教育。”在講座中,張豈之先生從老子、孔子、莊子、孟子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人物的思想文化主張說起,以此引起學生們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的興趣,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和力。“我們在世界文化中要站穩腳跟,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本。作為21世紀的年輕人,要把這些繼承發揚起來,這是中華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營養。”張豈之先生向東南大學青年學生溫情寄語。
張豈之先生的演講思想犀利,充滿智慧,結合大學生思想,在東大師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和共鳴。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董群表示:“張先生的講演,以歷史學家的深厚和哲學家的高遠,為我們展示了中國優秀文化的傳統與魅力以及在當代的價值。今后,我們將推動當代大學生多讀這些經典,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4月16日至18日,中國教育報走進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澤為浙大師生做了主題為《中國夢——“源”求是》的報告。在報告中,張澤院士從“‘求是’在中國”、“‘求是’在西方”的二維視角,將中西方文化放在“科學”的背景下進行解讀,激發青年教師對“科學家的國家責任”進行思考。
東南大學副校長林萍華、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任少波分別主持報告會。中國教育報副總編輯李功毅在會上致辭。
《中國教育報》2014年4月22日第1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