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每到這一天,一家人都會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事實上,除了以上習俗,不同地方還有不同的中秋習俗。
A
在株工作的懷化人謝先生:
老家中秋時送瓜,寓意送子送福
在懷化辰溪縣黃溪口鎮一帶,有一個傳統的中秋習俗——給新婚夫婦送瓜,意在為他們送子送福。
謝先生是懷化人,現在株洲工作。他說,一般是一兩位中年男子組織一群小伙子外加一兩名兒童,在中秋節那天天黑時送瓜。當天中午前,組織者會派人通知送瓜對象,并派人摸黑去本村任何一家瓜地采摘冬瓜和南瓜,其中冬瓜代表男孩,南瓜代表女孩。
黃昏時,送瓜的人排著隊,抱著冬瓜和南瓜的小孩走在前面,放鞭炮者和組織者墊后。送瓜人將瓜一股腦扔在新婚夫婦的床上,有些瓜里還裝有潲水,床被弄濕就代表小孩尿床。還有人會將事先準備好的一窩黃螞蟻放在新婚夫婦的被窩里,想讓他們睡不安寧。不過,新媳婦早在老人們的指點下,將原來睡的新被子換成了舊被子,等別人送瓜過后再換回來。
活動搞完后,主家會端出大盆血鴨和幾樣小菜,拿出最好的米酒,讓眾人在屋前的草坪上入席飲酒,在月光下說笑談天。
B
南下干部憶山東習俗:
做動物饅頭驅邪迎福
年逾八旬的呂實華是山東人,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來株洲工作。在株洲生活這么多年后,他和家人保留著山東的中秋習俗。
呂實華的外孫宋先生告訴記者,過中秋時,外婆會做各種動物形狀的饅頭,寓意驅邪迎福。
“小刺猬可以驅趕邪惡力量;貓可以抓老鼠,代表趕走臟東西;狗代表帶來財富……”宋先生說,中秋前幾天,外婆就會把這些動物形狀的饅頭做出來。過節當天,舅舅、姨媽都會到外婆家聚會,外婆會做大肘子、雞鴨魚等大菜,配上形態各異的饅頭,讓大伙美美地吃一頓。回家時,大家把沒吃完的動物饅頭打包帶走,放在陽臺上風干,可以吃上一段時間。
C
老株洲人談中秋風俗:
那天少不了牛肉炒茭瓜
胡民主是土生土長的株洲人,他告訴記者,真正的株洲人過中秋,少不了一道菜,一壺酒,一種糖和月餅,一道菜,就是牛肉炒茭瓜(蘆筍),一壺酒,就是桂花酒,一種糖就是藥糖。
胡民主說,以前日子不像現在這么寬裕,中秋節是男女老少都期盼的節日。中秋時節,正是茭瓜最嫩的時候,來一盤牛肉炒茭瓜,喝上幾口桂花酒,簡直是人間美味。藥糖本名“蓼葉糖”,簡稱“葉糖”,后改為藥糖。是一種用紅薯熬制成的糖片,上面撒上芝麻,是當時最奢侈的美食。現在,在株洲的大街小巷,還有不少老人提著籃子賣藥糖,那是純正的株洲味道。
中秋是個團圓的日子,除了自家過節,不管出嫁幾年,女子都要在中秋當天或之前,提著月餅、藥糖和桂花酒上娘家,俗稱調節。胡民主說,株洲女子不管嫁多遠,端午可以不回來,中秋一定會趕回娘家團圓。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