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2400余名暨大新生在南校區閉營匯演上表演了一套暨南大學自創的“16式拳”。從2012年開始,暨南大學結合自身特點,同時借鑒境外高校新生教育模式開創了國內首個新生訓練營,新生入校不用軍訓,而是參加一場為期9天的新生訓練營活動。今年,訓練內容除了隊列訓練、專題知識講座等外,還要求新生學會一套暨南大學自創的“16式拳”。
16式拳由暨南大學體育學院老師、前國家武術一級運動員潘冬以及全國太極拳大賽冠軍甘雷主創,策劃時間長達一年,編排了近半年,其中還經歷了6次微調,最終確定為16個動作,2個八拍。據潘冬介紹,前三屆新生訓練營的武術學習內容為五步拳,通過實踐發現,五步拳對基礎步法要求嚴格、全面,短時間內新生很難完全掌握。另外,五步拳是武術基本框架的練習,它不是一套完整的拳法,難以體現出中國傳統武術特點。潘冬說:“我們很多海外華僑學生早先通過電影了解到葉問、詠春拳等中國武術,這次16式暨南拳融合了詠春拳、洪拳、蔡李拳等南拳拳種的技法,也使同學更近距離地接觸到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傳統武術拳法。”
來自汕頭、現為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新生楊濠鍇說:“16式拳與我之前學過的太極拳相比,出拳迅速、有勁,很能展示中國武術的精氣神。”來自非洲厄立特里亞的Beti表示這是她第一次學習中國武術,雖然剛開始會覺得很難,但逐漸掌握后便開始領悟到了中國武術傳統文化的魅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