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洋大學的歷史上創造了我國高等教育的許多第一,資送我國第一批大學生留學就是其中的一項。
北洋大學堂創建之初,就將資送畢業生留學作為學堂的主要任務之一。《擬設天津中西學堂章程》中規定:該學堂學生畢業后“準給考單挑選出堂或派赴外洋分途歷練;或酌量委派洋務職事。”同時,在頭等學堂章程中列出“頭等學堂年經費------所節省之經費,除另造二等學堂及每次考試花紅外,其余積存生息,以備四年后挑選學生出洋川資經費。”1899年北洋大學堂第一批本科生畢業,原本畢業后即可赴美國留學,可是因為英法等八國聯軍攻占了天津,北洋大學堂被德軍強占為兵營,學堂被迫停辦,留學一事只能擱淺。
1901年,北洋大學堂創始人盛宣懷通過南洋公學資送北洋大學堂第一批學生赴美留學。這是中國首批大學出國留學生,是中國高等學校留學教育之始。當時,學堂設“留美學堂監督”一職,由學堂總教習丁家立兼任。丁家立親自帶領北洋大學堂第一批畢業生赴美留學。此批留學生共8名,具體情況是:
陳錦濤,字蘭生,31歲,廣東南海人,入美國耶魯大學學習博物學(物理學)。
王寵惠,字亮疇,23歲,廣東東莞人,入美國耶魯大學學習法律學。
張又巡,又名煜全,字永云,24歲,廣東南海人,入美國耶魯大學學習法律學。
王寵佑,字佐臣,25歲,廣東東莞人,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礦學。
嚴一,又名炳芬,字錦榕,26歲,廣東南海人,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政治學。
胡棟朝,字振廷,26歲,廣東番禺人,入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工程學(土建)。
陸耀廷,字佩萸,31歲,廣東高要人,入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工程學(土建)。
吳桂齡,字猛舟,22歲,廣東新安人,入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機械學。
這批留學生分別取得了碩士或博士學位,回國后大都成為了國家的棟梁。王寵佑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回國后曾任漢口煉銻公司總工程師,漢冶萍鐵廠廠長等職,是我國著名的礦冶專家。張又巡獲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回國后曾任清華學校校長,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
1901年至1907年我國官費留美學生總計約有100余人,其中北洋大學堂就占有半數以上。他們后來大都成為我國著名的專家學者,如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醫學家劉瑞恒,數學家秦汾,銀行金融家錢永銘,冶金學家溫宗禹、蔡遠澤,法學家趙天麟、馮熙運,師范教育家李建勛、齊璧亭等等。
北洋大學堂出國留學生全部為公費派遣,除資送學生留美外,還有留英、法、德、日、比等國。由于北洋大學堂課程安排、講授內容、所用教科書,均以美國著名的哈佛、耶魯等大學為標準,故所培養的學生質量很高,從第一屆畢業生起即可免試直接進入美國著名大學的研究院深造。北洋大學堂的出國留學教育不僅為中國培養了高層次人才,同時也為中國的高等教育爭得了榮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