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網站7日撤下不滿6歲兒童也能入學回復;專家稱,過早上學弊端多
前天,教育部官方網站一則留言答復引起了社會關注。有人據這則留言推測教育部將對入學年齡限制“松綁”,但記者7日再次登錄教育部網站發現,教育部已經撤下了這則答復。而市教委在接受采訪時表態,重慶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法》“年滿6周歲才能入學”的規定。
教育部答復引起關注
前天教育部網站掛出的問題答復如下:
問題:“已完成幼兒教育,但距6周歲還差兩三個月的兒童,能否接受義務教育?”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在教育部官方網站留言答復:如果父母送距離9月1日還差兩三個月才滿6周歲的兒童入學,學校可否接納,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根據《義務教育法》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的立法宗旨,“我們認為,學校在優先接收和保障年滿6周歲的兒童入學后有學額空缺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接收即將年滿6周歲的兒童入學。”
但7日,教育部網站已經撤下了這則答復。
市教委明確表態
7日,市教委基教處介紹,按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年滿6周歲才能入學”,重慶嚴格執行這一規定。小學入學年齡,可以推遲,不能提前。“目前尚未收到教育部關于小學入學年齡新解釋的相關文件。”
據了解,在有關部門對義務教育進行執法檢查時,小學年齡不符規定將涉嫌違反《義務教育法》。
為準時入學剖腹產子
7日,記者調查發現,為讓孩子在9月1日前出生準時入學,不少年輕夫妻“掐著時間懷寶寶”,甚至一些媽媽要求醫院提前剖腹產下沒有足月的孩子。
“經常有一些預產期在9月初或中旬的年輕媽媽要求醫院手術提前生下孩子。”重慶市婦幼保健院的醫生告訴記者,他們每年8月都會遇到不少“扎堆”生產的媽媽。去年8月27日產下寶寶的王女士坦言:“我提前半個月做了剖腹產手術就是為了讓寶寶今后能準時順利地上小學。”
巴蜀幼兒園的小松生日在10月底,“孩子3歲上幼兒園,5歲多就完成了小、中、大班的學前教育,可因為沒有達到6歲的入學年齡,因此我們不得不送孩子多讀了一個‘大大班’。”小松的爸爸表示。
年齡不夠無法上學籍
渝中區人和街小學招生辦負責人萬老師告訴記者,學校每年招生都會遇到一些年齡不夠的孩子來報名,“我們嚴格按照教委規定只招收年滿6歲的孩子。”她表示,“我們很理解一些家長的想法,但如果我們破格招收了年紀不達標的學生,在教委也無法上學籍。”
記者調查發現,主城區也有一些小學招足了6周歲兒童入學后仍有空額學位的情況下,會酌情考慮收一些晚一兩個月甚至是幾天滿6周歲的孩子,但一般情況下,這部分孩子的家長要多繳納幾千到上萬不等的“入學費用”。
不滿6周歲上學弊端多
孩子不滿6周歲上小學利大還是弊大?對此教育專家建議,孩子是否提前入學應考慮兒童的心理年齡。
人民小學林曉宇老師已擔任了10年小學班主任。她表示,孩子入學的生理年齡不是判斷是否適合上學的唯一標準,“孩子心理年齡更重要,小學教育跟幼兒園教育截然不同,是人一生學習的重要分水嶺,入學前娃娃不僅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要看他們是否有了較好的學習習慣,能適應長時間的課堂學習,是否具備一些與人相處交往的能力,適應集體生活,是否有一定的自制力,能夠自己照顧好自己。”
市中小學衛生保健所負責人表示,從青少年兒童視力保護的角度看,過早上學弊端很多。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