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應該是一盞指路燈,帶領孩子去認知世界,去發展和完善自己的個性。”來自英國的教育專家大衛(David Priest)今年58歲,他把所有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從2010年擔任長沙瑋希國際學校校長以來,大衛把他對孩子的愛和他獨特的教育理念也帶到了中國,帶到了長沙。
因為會吃辣才被派到長沙
“來長沙是注定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大衛笑稱“一切都來得太快”,2010年,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國際服務有限公司同時在長沙、南昌、南通三個城市開啟了國際學校項目,“公司考慮到長沙的飲食文化很有特色,當然,主要是太辣了,而我又是候選人中唯一能吃辣的,所以就派我過來了。”
到長沙之前,大衛曾在肯尼亞、印度等國家的國際學校工作。“那個時候對中國的印象就是發展中國家,覺得條件肯定會很艱苦。”大衛說,肯尼亞資源很緊缺,在那里工作總是今天沒水了,明天停電了,后天又停氣了,所以來長沙之前,他并沒有抱很大希望。
“但來了之后發現,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很高。”大衛說,在長沙的五年,他見證了新黃花機場改建、高鐵南站投入使用、地鐵開通以及星沙一個又一個大商場開業,“長沙發展很快,也很國際化,星沙到處可見雙語標志的設施,方便外國人在這里生活。”
讓孩子們融入到學習過程中來
“中國的教育是把所有的知識灌輸到孩子大腦里,但是我對教育的理解是通過不斷的探索來獲取一些東西,通過知識讓孩子成長。”在大衛眼中,教育應該是一盞指路明燈,引導孩子了解周圍的世界。大衛也把這種教育理念帶到了中國,“因為曾在不同的國家從事教育工作,所以我會把不同的教育體制融合到一起,注重發揮每個孩子獨特的個性。”
“我非常愛這個學校,我剛來的時候這里還是一片荒地,學校的招聘、采購、招生都是我一手操辦起來的。”大衛致力于培養學校溫暖、友好的像家庭一樣的氛圍,讓孩子們喜歡上學。“因為只有喜歡上學,才能讓他們參與融入到學習的過程中來。”
有一次出差,在長沙到香港的飛機上,大衛遇到一個自己的學生。這個學生看到大衛就像看到老朋友一樣特別開心,還換了座位全程坐在大衛旁邊。“我們一路上聊得非常開心,下飛機的時候,孩子的父母告訴我,這是他們最輕松的一次旅行。”從事教育工作30多年,大衛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他發自內心與孩子坦誠交流,“孩子們都是我的家人。”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