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高考”首次學考、選考將于10月底開考。目前,報名工作已于9月14日結束,本周末還將有一次全省性的適應性測試。記者近日從杭州多所高中了解到,對于此次新高考首考,各高中學校的學生主要集中于學考,而且以選擇兩個科目的居多。不過,也有極少數學生選擇了高考選考。
多數學生只報了學考
學校不同,報考情況迥異
這次考試是高中學考和高考選考相結合的考試。除語文、數學、外語3科外,還有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7科,同一科目提供學考和選考兩種試卷。學考滿分70分,考“必考題”;選考在學考“必考題”基礎上增加“加試題”(滿分30分)。
同科目的學考和選考在不同考場同時進行,學考時間1小時,選考時間1.5小時。參加選考的考生且通過70分必考題的考試獲得高中學考等級,作為高中畢業的依據之一,同時通過加試題的考試獲得高考選考科目等級和賦分。
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對于此次新高考首考,多所高中學校的學生主要集中于學考,而且以選擇兩個科目的居多,但對科目的選擇卻迥然不同。
例如杭州學軍中學全校新高二學生(首屆新高考生)有590人,有566人選擇技術科目作為學考科目,有466人選擇政治進行學考,而選歷史的有451人,選地理的有385人。
但在杭師大附中選擇物理作為學考科目的最多,有271人,占報名總數的59%,選歷史其次,有254人,選化學的有212人,選地理的有209人。
有高中老師表示,這主要和開課情況、學習進度、學生生源有關。“雖然我們學校從高一就開齊了11門課,但有的科目比如生物,由于時間太緊,有的還沒學完,所以沒人報考生物。”學軍中學教務處黃老師說。
杭師大附中校辦董老師則認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也會不同,會出現明顯的分化;而各校學科建設對學生的選擇影響很大。此外,學科拿分的難易程度,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報考選擇。
極少數學生報了選考
本周末有場適應性測試
雖然多數學生只參加“學考”,但仍有極少數學生選擇了“選考”。
比如學軍中學只有2名學生參加選考,杭師大附中有6名學生報名參加選考,寧波鎮海中學報選考的人數不超過10個。
對于極少學生參加選考,學軍中學教務處黃老師認為,按照學校的進度,一些內容還沒學過,或者學得還不夠充分,一般來說不適合這時候參加選考。不過,還是要看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過來講,學習能力到了,而且有兩次考試機會,嘗試一下未嘗不可。
由于首次新學考和高考選考,考什么?難易程度怎么樣?對任課老師和考生們來說,都屬于難以掌控。因此,為給考生適應性訓練的機會,本周末省考試院將在全省范圍內安排了一次適應性測試。
對于浙江的新高二考生來說,這將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嘗試。不過,各高中學校的老師此前已經被省教育考試院告知,此次模擬測試卷并非是新學考和選考的樣卷,主要目的是讓考生們熟悉一下考試的難易程度而已。
另外,根據浙江省試點方案,外語將參加全國考試,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命題,所以這次安排的考試科目中沒有外語。
杭師大附中董老師表示,這次考試是為讓學生在心理上有一個適應過程,來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不足,需要彌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