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留學文書素材的來源
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依然可以補救活動上的劣勢。比如有個學生打算申請經濟學,但目前沒有活動,而她接下來要參加支教活動,建議學生在學校所在的小村做簡單的經濟調查,比如人口的流動、農戶的收支、村落的經濟支柱產業等,都是對經濟活動的一種認識,可以做為文書的好素材。還建議學生回顧自己家庭以往的收支情況和消費狀況,并賦予這些事件以經濟學意義,就彌補以前的經濟學相關活動的缺失。生活是多面性的,只有從生活點滴中去培養學科視角,就一定會有收獲和成就。
文書是申請材料中的必要條件之一,但只憑幾篇優秀的文書仍然不能保證被錄取。GPA、TOEFL、SAT、成績單這些能讓招生官一目了然看出申請者學術潛力的材料仍然不能忽視,尤其是中國學生所欠缺的活動經歷,目前越來越受到空前的重視。而且參與各項活動是認識世界的必要途徑,是“認識你自己”的契機,是產生成就和成果的途徑,也是文書的來源之一,所以是申請中一個重中之重的部分,錄取數據分析也印證著這一點。
只有真正做到面對自己的內心、面對自己的過去、并在實踐中不斷去突破自己,才能利用好文書這個唯一的自述的機會,將自己的個性、成就呈現給招生官,使自己的形象鮮活起來。而各學校的附加文書,如為何選擇此學校,能給學校帶來什么樣的多樣性,能從學校獲得什么,都是在“認識你自己”之后,在了解學校資源的基礎上,做出一個匹配性的文字說明。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