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開學季,新入學大學生容易被騙,桓臺縣公安局果里派出所民警提示新生老生都急需“補習”防范知識,提高防騙“免疫力”。特別是針對大學生實施的電信網絡詐騙類型最常見的網上兼職、刷信譽、冒充銀行客服、中獎類等等,遇到這些情況一定要提高警惕,莫中了騙子的圈套。
據了解,田某是大一新生,為了給父母減輕壓力,剛開學不久,他便從網上找起了兼職,結果發現了一份兼職刷信譽的工作,每完成一個任務就可以得到10-50元的傭金。田某欣然接受了這份工作,對方通過QQ給田某發來一個網址鏈接,田某點擊進入內容顯示為:“返利網商城”。田某按照對方提示拍下“甜美女上衣”,接連購買3次,每次480元人民幣,共1440元。刷完單等待返款時,對方詢問田某是否在最后一次刷單的時候填寫了商城的郵箱和商家的對單密碼填寫錯了。田某不記得填寫過這些信息,就承認錯了。對方要求田某再做一次任務,才能返款。田某又刷了3次,共1440 元。完成后,對方給田某發來一個截圖,截圖上顯示田某的名字及交易金額,在截圖上面有個提示框,框內顯示提交失敗,并且需要完成第二組才能返還。沒賺錢反搭錢的田某覺得有蹊蹺,就要求對方退給自己刷單的2880元錢。誰知對方不僅不退錢,還讓田某報警核實。越想越不對勁的田某當天就撥打110報了警。
2015年9月13日10時許,在宿舍內休息的大學生小丹接到一個陌生號碼打來的電話,對方自稱是中國郵政的工作人員,告訴小丹他們那里有一封上海一家銀行發來的催款單,內容是有一筆一萬兩千元的欠款沒有還,小丹根本沒有欠銀行錢,趕緊告訴了對方自己是名學生,沒有欠錢。對方讓小丹趕緊報案,還給了小丹上海青浦區公安局的電話號碼,并讓小丹撥打114電話查詢,小丹查詢完之后很快接到了此號碼打來的電話,對方自稱是公安局的“民警”,跟小丹講了一些涉嫌洗錢的案例,并告訴她可能涉嫌洗錢需打過一萬兩千元去證明自己有這些錢,來洗清嫌疑。小丹卡上只有4300元錢的生活費,沒多想就全數給對方轉了過去,因錢不夠對方就讓小丹抓緊時間湊錢匯過去,掛斷電話后小丹到當地派出所咨詢了一下,辦案民警讓小丹趕緊報案。
2015年9月12日14時,在宿舍休息的小李,收到一條95533發來的信息,信息大概內容為:“銀行卡有一萬積分可以兌換5%的現金。”短信內還有一個網址鏈接,小李用手機登陸了這個網址,并根據頁面提示輸入了自己的銀行卡號、身份證號、銀行卡密碼、手機號。過了一會小李的手機收到了一條驗證碼信息,小李將收到的驗證碼在網頁上輸入了,過了一會小李卻收到了一條銀行儲蓄卡消費5000元的提示短信,手機還有幾條消費驗證碼的短息,看到消費了5000元以后小李就沒再繼續輸入驗證碼,趕緊撥打了報警電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