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推進世界距離的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悄然興起:第三次工業革命正以3D打印機、能源互聯網為引擎,第二次機器革命正被人工智能所引領,量子科學、宇宙科學的進展則很可能即將打破科學的沉寂。原先的機器替代了我們部分的手工勞動,我們可以想象,在不遠的將來,機器除了承擔人類全部手工勞動之外,還將替代我們部分的腦力勞動。
9月13日晚,在2015級研究生新生始業教育校長報告會上,校長吳朝暉列舉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成果,為同學們描述了這個空前的創新密集和產業變革的時代。他說,浙江大學擁有深厚的歷史文脈和優質的教育環境,研究生應當傳承求是精神,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堅實地走好創新之路,努力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未來領導者。
吳朝暉指出,浙江大學的精神是求是創新。所謂求是,就是只問是非,不計利害,就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所謂創新,就是培養創新人才,原創科研成果,就是創新成果轉化,持續改革創新。而對于研究生來說,創新的新就是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新應用和新思想。
吳朝暉說,研究生的首要任務是創新。要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就要通過跨學科與多專業學習,形成創新的知識結構;精通專業知識,訓練解決復雜問題的專業能力;與導師加強溝通交流,選擇課題方向進行深入研究;培養批判精神和問題意識,提升把握事物本質的素養;多多訪學交流,建立并拓展學術聯系網絡;關注實踐需求,增強解決重大現實問題的能力。同時要適應大眾教育加快對精英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培養自己批判包容思考與解決綜合問題能力、全球合作思維與跨界領導能力、主動開創精神與靈活應變能力以及好奇心想象力與信息評估能力。
研究生生涯是奠定學術基礎的重要階段,也是產生創新成果的關鍵時期。學校通過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優化研究生課程體系和營造國際化培養環境等措施提高了創新人才培養能力和培養質量。吳朝暉說,浙大研究生參與了學校70%以上的學術研究項目,不少研究生已經有了世界一流的學術成果。他還給研究生們推薦了幾本做研究的書:《研究是一門藝術》、《給研究生的學術建議》、《如何查找文獻》未來屬于不畏艱難的人,未來屬于敢于創新的人,未來屬于在座諸位。
聽了校長報告,同學們表示,要傳承浙大的求是創新精神,在研究生階段選擇目標,打好基礎,努力多出創新成果,把青春綻放在求是園,爭取讓自己也能和萬千浙大人一樣熠熠閃光。
浙大副校長嚴建華主持報告會,全體2015級研究生新生聆聽了報告。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