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評職稱,你會想起啥?論文、獎項、成果……以后這些東東可不是主要衡量標準啦。昨日記者從全省職稱會議上了解到,農村連續執教30年,老教師有望直接評“一級教師”,職稱外語標準也松動啦……還有一大波的改革創新之舉,且看記者給您一一解答。
農村教學滿30載 有望獲“一級教師”稱號
昨天教師節,今報君也給老教師們帶來一份特殊禮物。從2014年開始,我省開始了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試點工作,今年將繼續推進,不僅對特別優秀的中小學教師開辟職稱評聘綠色通道,還向農村和一線傾斜。
在農村教學第一線,連續從教滿30年,且當年年底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滿5年的農村教師,可以不受單位結構比例限制專設職數考核認定為中小學一級教師。
省人社廳副廳長鄭子健介紹,扎根農村30年不容易,此舉正是為了解決農村教師的后顧之憂。
同時,針對農村中學教師所學專業與所教專業不一致現象,取得相應層次學歷并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累計15年可申報一級教師,取得相應層次學歷并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累計20年申報高級教師,視為符合學歷要求。對小學教師,除申報英語、體育、音樂、美術、心理健康教育幾個特殊專業外,申報其他專業不受學歷專業限制。
職稱外語不再“一刀切”13類人員可免
滿頭白發,還在為評職稱啃外語,以后13類人員可免了。哪13類?聽今報君嘮嘮。
會上播報,對年齡50周歲以上的人員,在鄉鎮以下基層單位工作的人員,經組織選派進疆、援外人員,從事具有中國特色、民族傳統的臨床中醫藥、民族醫藥、工藝美術、古籍整理、歷史時期考古等工作的人員,長期在野外從事農業、林業、水利、采礦測繪、勘探、鐵路施工、公路施工等工作的人員,取得博士碩士學位人員,外語專業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大學英語六級考試合格人員等13類人員可以免予相應職稱外語要求。
多標準齊下 論文、獎項不再是“專寵”
“一到評職稱就需要請一大批專家來看論文、比獎項、拼成果,引發社會關注。”談起傳統人才評價方法,省人社廳副廳長鄭子健直搖頭,近年來,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形成了專家評審、考評結合、以考代評、考核認定等多樣化的人才評價方式。
怎么對不同類型人才拿不同標準來衡量?記者打探到,在會計、統計、審計、農業、建設、交通等專業,實行業務能力測試與專家評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
在衛生系列實行計算機人機對話業務水平測試,直接考察參評人員的業務能力;在中小學教師系列淡化論文論著,推行講課答辯,更加注重實際教學能力和效果;
對領辦創辦企業3年以上的民營企業家,不受學歷、資歷、職稱等限制,通過對企業經營管理情況、納稅、社保、就業、環保、安全生產等進行全面考核,直接認定高級經濟師資格。
會上,鄭子健還透露,當前人才評價中,還存在重科研輕轉化的現象,一些專業技術人員為了評職稱而搞科研、做項目,很少去考慮成果轉化問題,造成人力、物力、財力浪費。“今后會把科研人員開展自主創新,成果轉化情況作為重要評價內容。”
評價標準及方法改革創新了,少了很多硬性規定,評審公正嗎?對這個問題,省人社廳用實際行動給予了回答。
上午,對2014年高級評審中90多人存在的弄虛作假行為實行了一票否決,通報了對2014年職稱申報中部分違紀人員的處理決定,對公示期間有異議的62人取消了資格。其中有業績成果弄虛作假的,有不符合推薦程序要求的,有講課答辯找人替考的,有擠占其他單位指標違規申報的,還有單位領導因把關不嚴而被追究責任的。
“一定得強化監督機制,把職稱工作的各項程序都置于社會的參與和監督之下。對職稱評審中存在的違紀行為,嚴格按照《河南省職稱評聘工作責任追究辦法》進行責任追究。”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