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今日發布消息稱,將在全國范圍全面推開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引導教師更加注重師德素養,更加注重教育教學業績,讓廣大教師潛心教育教學工作,克服了“論資排輩”、“熬年頭”的現象。
經國務院同意,人社部、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意味著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大幕將全面拉開。人社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12月底前,各省改革實施方案報人社部和教育部兩部審批;2016年,完成人員過渡和首次評審;經過兩年左右的努力,實現常態化評審,新制度完全入軌。
已有兩輪試點
這場改革是對現行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存在問題的深刻回應。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坦言,等級設置不夠合理、評價標準不夠科學、評價機制不夠完善、與事業單位崗位聘用制度不夠銜接等問題,影響了中小學教師隊伍的發展,廣大中小學教師要求改革的呼聲很高。
在《意見》發布之前,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已經在一些地區開展試點工作。最早一批的試點地區包括山東省濰坊市、吉林省松原市和陜西省寶雞市等。
2011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選擇2至3個地級市,開展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擴大試點工作,同時,已進行試點的吉林、山東、陜西三省在全省開展改革工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