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強,胃腸鏡檢查被越來越多的人納入到常規體檢項目中來,胃腸鏡不但廣泛應用于疾病檢查,而且經胃腸鏡的微創治療也逐漸普及。鏡檢前準備不充分將直接影響鏡檢效果,尤其是結腸鏡檢查,極易造成漏診。可見,腸道準備至關重要。今天,我們就聊聊理想的腸道有哪些。
目前腸道準備的方法有多種,各醫院使用的藥品也各不相同,而較理想的方法應以安全、迅速、高效為原則。口服清腸藥物有番瀉葉、硫酸鎂、20%甘露醇、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和磷酸鈉鹽口服液等。
番瀉葉是刺激性瀉藥,用量過大可致惡心、嘔吐、腹痛、頭暈、行走不穩、面部麻木等;硫酸鎂導瀉時如濃度過高,會從組織內吸收大量水分導致脫水,胃腸道有潰瘍、破損易造成鎂離子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20%甘露醇屬高滲溶液,進入腸腔后不被小腸吸收,利用其在腸道的高滲作用,阻礙腸腔內水分的吸收,還可使組織內的部分水分進入腸道而軟化糞便,刺激腸蠕動,加速大便排泄,達到清潔腸道的作用,故臨床上仍有使用該藥做腸道準備,但不能作為結腸息肉電切術術前的腸道準備,因甘露醇進入腸道后被細菌分解可產生爆炸性氣體(甲烷和氫),電凝過程中通電時可發生局部爆炸的危險情況;磷酸鈉鹽口服液為復方制劑,用藥后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胃脹、乏力、眩暈、過敏反應及短暫性電解質紊亂,如果過量使用可能會導致高磷酸鹽血癥、低鈣血癥、低鉀血癥、高鈉血癥和脫水。
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目前廣泛應用于腸鏡前的腸道準備。其進入腸道后,使腸道內容物的水分不被結腸過分吸收,從而起到潤滑腸道,軟化糞便,使腸道內容物體積增加,促進結腸恢復正常生理運動的作用大劑量服用可起到沖刷、灌洗腸道的作用。并且使用時該藥物與胃腸道粘膜之間水、電解質的凈交換基本為零,因而可以保持排便或腸道清潔后機體的水、電解質平衡。聚乙二醇電解質散不被腸道吸收,也不會被結腸的細菌代謝產生氣體,腸腔內無積氣,從而降低了腹脹的發生率。服用后 1 小時起效,3-4 小時即可完成腸道清潔,腸道清潔度滿意率高。服用聚乙二醇電解質散不但準備時間短,不良反應小,檢查前飲食限制一天即可,少于以往的三天,且無需嚴格限制飲食,禁食紅色或多籽食物,如西瓜、西紅柿、獼猴桃等,以免影響腸鏡檢查。檢查前一天午餐、晚餐吃少渣半流質食物如稀飯、面條、豆腐、雞蛋羹,不能吃蔬菜、水果等多渣的食物和奶制品。檢查當天早晨禁食,在內鏡檢查前 4-6 小時服用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溶液 2000 毫升,2 小時內服完,一般服用半小時到一小時后出現腹瀉,通常 7-10 次,直到沒有可見固體糞渣,可參見下圖。如果腸道準備不理想應及時告知醫生,酌情給予清潔灌腸處理。
為了得到有效的腸鏡檢查,有幾點還需提醒大家:長期便秘患者應向醫生說明,醫生會根據情況提前給予小劑量瀉藥;女性應避開月經期,因為容易發生感染、出血等并發癥;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華法林等抗凝藥需停藥 7-10 天才可行鏡下活檢、切除息肉等診療,避免造成血管內皮損傷,導致出血;高血壓患者可以在服用瀉藥前 1 小時服用降壓藥;糖尿病患者因沒有進食,所以不要服用降糖藥。
希望所有的內鏡檢查患者都能擁有一次愉快的檢查體驗。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