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在江西省教育考試院嚴查“南昌替考事件”背景下,北京建迅網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以“政策變化、查得緊、找不到槍手”為由,取消和考生簽署的宣稱“無須本人參加任何學習、考試,學歷證直取”的“替考合約”,該公司在被學員舉報后卻表示“隨便告”。此事引發廣泛關注。
雖說,專業技能才是“金剛鉆”,學歷證書只是“敲門磚”,在實際用人過程中,能力比學歷更重要的道理誰都懂。但唯學歷、證書至上的高門檻情結仍在一些單位不同程度存在。這使得一些人對學歷、證書的追求變了味,也就為諸如建迅公司這樣的培訓機構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從考生與建迅公司簽訂的合約來看,考生選定南昌航空大學建筑工程專業的大專文憑,全日制自考學分制1.5年畢業,支付1.2萬元,其中報名時收取7000元,次年9月結清尾款。合約規定,“學歷在學信網可查,證書直取,無須本人參加任何學習、考試過程。”這樣的“學習過程”,令人瞠目。被曝光的建迅公司在被學員舉報后叫囂“隨便告”,也不禁讓人生疑,到底是誰給了他們這樣的底氣,而他們又是如何實現“無須本人參加任何學習、考試”而直取證書的承諾的?
公眾疑問叢生的背后,少不了利益勾結及監管漏洞。
要避免類似替考舞弊事件,除了讓考生本身加強自我約束,別為一紙學歷和證書走歪門邪道,更重要的,則是嚴查考試舞弊、亂象叢生背后的根源,斬斷利益鏈條,堵住監管漏洞。只有對每一起類似事件都嚴肅查處,追究到底、問責到人,深挖背后的利益鏈條,才能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還考場清風正氣。
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網絡教育、成人教育等考試教育的監管,也應完善嚴肅考紀的相關舉措,諸如一旦發現違規違紀現象,取消違規高校的主考學校資格、集體報名資格和設考點資格。堅決防范和打擊有組織的集體舞弊行為,對于情節特別嚴重者,取消被替考者1至3年考試資格,按照教育部、公安部有關規定和教育部33號令的要求交由公安部門立案偵查,并將相關調查處理情況通報到替考者、被替考者所在單位,等等。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