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壇大師名流暢懷吟詠贊美思源
初秋的白鹿古原,秋風習習,綠意蔥蘢,清新怡人。由《詩歌網》、三秦都市報、西安思源學院主辦,得到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作家協會、陜西作家協會等單位特別支持,并有多位我國當代知名詩人蒞會的“首屆中國青年詩歌藝術節”
2015年8月22日晚的詩歌音樂朗誦會,西安思源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展示中心燈光璀璨,座無虛席。“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在由著名藝術家海茵的深情朗誦的我國著名詩人舒婷的一首經典詩作《致橡樹》中,詩歌藝術節拉開了她絢麗多情的序幕。
參與此次活動的詩人陣容可謂空前強大,共有來自全國各個省近80位著名的詩人、作家、學者參加。他們中間有中國詩歌史代表人物舒婷、葉延濱,有杰出詩人龔學敏、林雪、安琪;有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著名詩人韓玉光、阿翔、王可田,有八十年代新銳詩人青柳、破破、左右,更有“互聯網+”時代憑借《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紅遍網絡的詩人余秀華,我省著名詩人閆安、伊沙等也興致盎然,參加了詩歌節的全部活動。西安思源學院領導李維民、劉慶利、李光瑤、管忠民、張正祥、曾文等分別參加了本屆詩歌節的有關活動,并向詩歌節和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詩人及文學藝術家們表達了熱烈的祝賀和美好的祝福。
在8月22日詩歌音樂朗誦會上,《致橡樹》、《九寨藍》、《唐朝的秋蟬和宋朝的蟋蟀》、《地道戰》、《你沒有看見我被遮蔽的部分》、《我的姑娘》、《父母國》、《長安醉酒》、《雨夜,去文化宮聽音樂會的女工》、《河床》、《我的中國夢》、《望大陸》、《秦腔頌》等著名詩人的16首經典詩歌輪番上演,或由我省藝術名家朗誦代誦、或由詩人親自朗讀,優秀的詩歌輔以生動的音樂朗誦,或激昂澎湃、或柔情婉轉,蕩滌、洗禮詩詞愛好者的心靈,讓臺下觀眾產生強烈共鳴、掌聲此起彼伏,整個思源校園沉浸在詩歌的海洋里;除了著名詩人的詩歌朗誦外,西安思源學院劉陳陳同學創作的詩歌《思源賦》、崔雨潔同學創作的話劇《時光行走》等作品也頗受詩人嘉賓的好評和喜愛。
8月23日上午,由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副院長黎荔博士主持的詩歌研討會上,與會詩人、學者、專家圍繞“新絲綢之路上的中國新詩創作”和“思源精神與人文學科發展”兩大議題展開了學術探討和交流。
著名詩人舒婷在研討中指出,此次來西安思源學院參加“首屆青年詩歌藝術節”,讓我深深感覺到,百年名校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很多優勢,但是新生民辦院校也有自己的鮮明優勢。人們常說,一張白紙可以繪最美的圖畫,我想我們西安思源學院發展這么快,短短十幾年就能夠成為西安辦學的一面旗幟,這跟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學生共同努力分不開。昨天晚會上我和朋友們都看了思源學生自編自演的節目,從中我們也看到了思源校園蓬勃的文化發展勢頭,這些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很期待,也相信將來會有第二屆、第三屆青年詩歌藝術節取得更大的成功。
著名詩人龔學敏在研討中說,我們現在的文化和漢、唐、明相比,我們在世界上地位是怎么樣,中國文化、中國的價值觀、文化的價值觀該怎樣在我們這一代,甚至下一代重新塑造起來?說到新絲綢之路上的中國新詩創作文化,包括甘肅、陜西這兩個省份的新詩創作在全國來說真的還是很有研究意義和價值的。陜西詩人這幾年很有影響力,如伊沙、秦巴子、閻安等等,他們的創作確實在中國詩歌上是值得關注的。陜西的秦腔是陜西人用自己的土話表演的藝術,這是西安幾千年的文化積淀,也是陜西人文化上的自信,這認為,這些自信都是來自于絲綢之路的文化優勢,我相信通過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能夠慢慢讓青年詩人在文化上撿回這些自信。
著名詩人李元勝認為,中國要在世界崛起,真正的崛起,其實有一條路是我們怎么也沒法用經濟的數據去回避的,就是整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我說的現代化不能理解為一個城市現代化,其實最難的、最要命的也是回避不了的現代化是人的現代化,我是這樣來看這個問題的。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在講絲綢之路上的詩歌寫作,其實就是要回答下面這樣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在新的絲綢之路重建的過程中,在詩歌寫作中去看我們這代人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有什么樣的感受,我們自己經歷了什么樣的過程。
著名詩人余秀華在發言中指出,今天這個會議的主題是新絲綢之路上的中國新詩創作。絲路是我們國家很久以前的運輸絲綢的一個道路,我想,正是因為有了絲綢才有了絲綢之路,所以絲綢是絲綢之路的根本,沒有絲綢就沒有絲綢之路,這和我們的詩歌寫作也有著本質的相同。我認為,我們寫詩最基礎的就是文本。詩歌寫作本身就很“個人化”,很詩意的東西,它是我們本身具有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的沉淀對這個人的影響,因為詩歌本身就應該具有很多的文化,最根本的還應該是詩人文字語言的表達能力。
研討會上,西安思源學院李光瑤副院長就思源人文學科發展建設情況向與會詩人嘉賓作了介紹,王若冰、唐晴、伊沙、商子秦、遠村、閻安等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學者先后發言,暢談了各自對詩歌創新特別是新絲綢之路上的中國新詩創作以及思源精神與人文學科發展的感想和見解;與會詩人嘉賓簽署了中國高校詩歌研究會倡議書,青年學生詩歌愛好者宣讀了由詩歌藝術節組委會起草的《詩歌宣言》。
23日下午,根據活動安排,參加首屆青年詩歌節的詩人及嘉賓在工作人員陪同下走訪了位于白鹿原的太陽村的陜西回歸兒童救助中心慰問,為孩子們捐助了生活必需品并送上了精彩節目和祝福;在風景秀麗的白鹿原鯨魚溝和晚上的酒會上,詩人們興致勃勃朗誦了即興賦寫的詩句,時而婉約、時而粗獷,一首首詩詞、一聲聲秦腔久久回蕩在白鹿原上空,播撒在這一片豐沃的土地上。
在短短兩天的詩歌藝術節里,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有古城西安、思源學院感受到了濃濃詩意,經歷了一次難忘的詩的旅程。本次中國青年詩歌藝術節的成功舉辦,將會極大促進思源學院人文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并為青年學子實現自我創造、健康成才創造了良好的發展平臺。(文/張樹靈 圖/紀宇卿 梁磊 王彬)
8月22-24日在位于白鹿原大學城的西安思源學院隆重舉行。本次詩歌藝術節以“最好的時光遇見最美的你?相約思源”為主題,以促進青年詩歌交流創作為宗旨,引導青年學子看詩、讀詩、寫詩、頌詩,推動中國詩歌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詩人與藝術家們吟詠名篇詩作,展望中國詩歌發展前景,采風古原,尋覓詩意,交流詩作,其樂融融,其意遠邃,同時詩人們也借此機會游覽了美麗的思源校園,參觀了校史館和陳忠實文學館等西安思源學院文化教育基地,親眼目睹了西安思源學院的發展變化,因此,此屆詩歌藝術節堪稱一次圓滿成功的藝術盛會、學術盛會和思源形象的完美展示盛會。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