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開學,部分高三學生仍沉浸在暑假生活中;擔心孩子不能適應住宿生活,當大學老師的媽媽焦慮了……這都是“開學綜合癥”的表現。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大學生開學前也存在心理上的波動。心理專家表示,家長要鼓勵孩子,學生自己也要轉移注意力。
高三學生“怕”高考不愿開學
開學臨近,但高三學生王亮(化名)因為面對高考壓力而不愿開學,他認為自己還沒從暑假生活中走出來。
高三是很重要的一年,父母時不時提醒王亮要加把勁,努力這一年,考上大學就輕松了。但王亮卻情緒低落,一想到開學沒幾個月就到了下學期,離高考就不遠了,他頓時覺得壓力巨大。
家里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嘗試著帶王亮出去散心,但效果不明顯。
擔心孩子去住宿媽媽焦慮了
開學上初一的張帥(化名)對新學校、新同學很好奇,每天盼著開學,但當大學老師的媽媽卻很焦慮,吃不好、睡不好。
上幼兒園和小學時,大都是媽媽接送張帥,包括周末補課也是媽媽陪,從沒離開過。很快張帥將進入沈陽一所寄宿中學,每周回來一次,張帥媽媽對此很擔心,擔心孩子能不能跟新同學相處好、能不能把學習搞好……
雖然張帥滿口答應讓媽媽放心,但臨近開學媽媽的表現越來越強烈,失眠、吃不下飯……
不少大學生有“開學綜合癥”
記者隨機調查10名在校大學生,有6人認為自己有“開學綜合癥”,臨近開學有心理上的波動。其中4人表示會因為開學而特意“倒時差”,調整作息時間。開學大二的小馬稱,暑假比較放松,生物鐘也打亂了,馬上要開學了,“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一周前就開始為開學調整作息,做好迎接新學期的準備。”
家在外地的大學生小侯表示,“快要開學了,還是不愿離開家,感覺暑假還沒過完,想到這學期課程很多,而且還要為考研做準備,莫名地就有很大壓力。”
專家:家長要相信孩子能力
對此,遼寧省青少年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周永梅表示,對于初中孩子上寄宿學校,家長的擔心是必要的。但家長最好要從嚴格的學校管理中轉移注意力,其實孩子在這樣的學校里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結識更多的同學,感受集體生活。
對于高三生不愿開學的情況,周永梅稱,“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不是他一個人在戰斗,很多學哥、學姐都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經歷了高考,以后遇到類似的事兒都會感覺很輕松,這對以后走入社會有很大的幫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