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銀川二十一小、中寧二小、五小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在中寧二小多功能大廳舉行。來自北師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西部地區義務教育階段處境不利兒童教育狀況與改進研究——基于公平有質量的視角”教育實驗項目的專家、銀川二十一小4名老師、中寧縣4所直屬小學、10所中學學校的近400名教師參加了本次教學研討活動。
本次研討活動按學科分兩個時段進行,上午8:00---10:00,銀川二十一小王根有老師、中寧二小饒紅老師語文課堂教學展示《橋》(五年級下冊);10:10—12:00,教學研討。下午14:00—15:30,銀川二十一小宋海峰老師、中寧五小老師田曉課堂教學展示《分數的意義》(五年級下冊),15:40—17:00,研討交流。
四位做課教師的課堂教學都顯示出了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風格,特別是銀川二十一小的兩位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因勢利導的教學智慧,親切、自然的教態,準確、清晰、生動的語言,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切合點恰當的選擇、教學設備操作的嫻熟,讓所有觀課教師贊嘆、難忘。
項目專家基于“公平有質量的視角”,從“提問的深度”、“教學流程的清晰度”、“課堂中每一位同學都應該被公平公正的對待”角度,二十一的兩位教師、中寧縣教研室的教研員結合《寧夏回族自治區“一師一優課 一課一名師”優課評選標準,從“教學準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信息技術運用”等方面與教師們進行了互動交流、研討。
銀中兩地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不僅讓老師們感受到了不同教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也讓老師們感受到不同地方教師的教學特色和水平。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