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為了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教育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出臺意見,要求從以前的統一著裝變成一校一服,允許學生按照學校校服款式、顏色的要求自行選購,制作校服,且不允許再采取“定點”“定商標”等方式干涉校服交易。
記者從省教育廳學校后勤產業辦公室獲悉,江西省在該意見下發前就已取消“定商標”的方式采購校服,省內校服生產企業與學校將迎來“變局”。
校服自主權交給家委會
江西省教育廳學校后勤與產業辦企業管理科科長熊川告訴記者,選用校服的學校要建立有校方、學生代表、家長代表、專家、社會代表多方參與的校服選用組織,負責具體選用、采購工作。“還有一個新亮點是允許學生按照所在學校校服款式、顏色自行選購、制作校服。”
實際上,在這份意見出臺前,南昌已經有不少學校走上了“個性校服”之路。南昌航空大學附屬小學紅谷灘分校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學校的學生是統一著裝,校服的面料是純棉的,穿著美觀、舒適、大方。且校服的選購學校并未參與,校服選定何種風格、款式及面料等,均由家委會征求家長的意見決定。在征求家長意見的基礎上,摒棄了千篇一律的運動裝風格,最終定位于“英倫風”。
校服商標授權許可問題多
校服雖小,關系千家萬戶。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近年來媒體報道的涉及校服質量、價格投訴頗多,主要集中在縣、鄉農村中小學。
“正是因為有基層單位借商標使用許可違規收費,所以我們今年6月底就決定,取消商標許可,不再收取商標使用費。”省教育廳學校后勤與產業辦主任宋發慶說,后勤與產業辦注冊的商標“井岡星”以前一直授權給中標的校服生產企業使用,商標授權許可本是為了加強校服質量管理,卻被個別基層學校后勤與產業辦所利用,成為其向企業伸手的借口,甚至成為個別管理者腐敗的溫床。許可費用層層加碼時有發生,甚至演變成固定的管理費。
宋發慶說,今后各企業生產的校服,要自己去注冊商標或是使用別的企業的商標。據悉,江西以前共有73家校服生產企業獲得了商標使用許可,為江西省各學校提供校服。此次取消商標授權許可后,企業也將進入憑實力、拼質量的“戰國時代”。
“此次意見下發,對于江西省校服生產企業是有喜有憂。”從事校服生產的江西斯沃德服飾有限公司經理劉華強表示,有實力有自有商標的大型企業,非常期待取消“定點”“定商標”后,迎來市場說了算的時代,憑借自身企業實力到各地去參與校服生產的招投標,而一些小企業,在意見實施后將失去以往“定點”等政策的保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很容易被淘汰,形成優勝劣汰的局面。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