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的南昌航空大學、井岡山大學、九江學院3所高校大學生遭遇暑期打工陷阱。近1700名學子暑期準備前往深圳、上海等地打工,由于中介公司“不靠譜”,卻無法按協議安排暑期工作。
如今,大學生要求退還已收取的近18萬元費用。令人想不到的是,中介公司在這個時候當起“甩手掌柜”,負責人不見蹤影。
資質不靠譜
未取得服務許可證
暑假期間,不少大學生想通過中介公司找份兼職或打短期工,而中介公司又需要一批熟悉高校的大學生在校內招人前往外地打工,因此校園招工代理人在江西省高校應運而生。
5月23日,井岡山大學、九江學院校園招工代理人段輝輝、肖榮和南昌航空大學劉敏、張豪一道,與自稱是江西納才勞務派遣有限公司股東的楊光挺簽署暑期勞務協議,而協議上甲方公司蓋的是江西一諾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諾公司”)公章。
“從事大學生暑假工中介,需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經查,上述兩家公司均未在人社局取得該證。”南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力資源市場處副處長戢遠東透露,不論是納才還是一諾公司,均無資質從事人才中介工作。
承諾不靠譜
協議虛構打工“錢景”
盡管無資質,被蒙騙的校園招工代理人還是一步步陷入楊光挺及一諾公司承諾的暑期“錢景”中。14日,劉敏、肖榮向記者出具了4份協議,其中明確為每名有意愿打暑期工的大學生介紹工作,保底工資為2020元,加班日工資上浮150%至200%,體檢費60元和其他卡費30元需學生自理。
6月下旬,南昌航空大學、井岡山大學和九江學院的校園招工代理人召集總計1690余名大學生加入一諾公司組織的暑假工行列中。楊光挺曾承諾,7月5日前落實每一名學生的暑期工作。
然而,事情進展并非想象那般美好。“6月28日晚接到通知,一諾公司將派3輛大巴前來南昌航空大學接人,醫院的體檢車卻只字未提。”劉敏透露,3輛車只能帶走150人,這就意味著410人的暑假工作無法落實。每人60元的體檢費換來的是一疊來歷不明,并已填寫好的體檢單。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名學生進行了體檢,體檢費去哪兒了?。
井岡山大學和九江學院的情況如出一轍。“先前承諾將安排580名學生進入深圳富士施樂公司打工,后來突然變卦說與該公司協調失敗,要輾轉到上海、安徽等地。”井岡山大學校園招工代理人肖榮介紹。
退錢不靠譜
18萬費用退三分之一
“體檢費、工資卡費先由我們代收,再全部交給楊光挺。6月下旬,一諾公司單方面提高協議中的體檢費至80元。因為招人期間需要一定宣傳費,我們收取每位學生130元,分別是80元體檢費、30元卡費以及20元宣傳費,共計72800元,實際收了6萬余元。”劉敏透露。此外,九江學院按照110元/人收取,550人共繳納費用6萬余元;井岡山大學按照原協議90元/人收取,580人共計繳納5萬余元。三者相加共計約18萬元。
截至7月14日,1700多名希望打暑期工的大學生被一諾公司擱置一邊,楊光挺當起“甩手掌柜”。劉敏無奈地告訴記者,楊光挺曾在電話中揚言概不退錢,還威脅說不要再問,否則“弄死你”。并表示“合同已經履行完,如果走司法程序你一點辦法都沒有,我表哥的姑父是副處長”。
在學生的強烈要求下,7月1日、7月5日楊光挺及一諾公司先后向南昌航空大學、九江學院分別退款2萬、4萬元,共計6萬元,這筆錢已全部均攤退還,而井岡山大學則一分沒退。“提成肯定是拿不到,如今,只希望同學們先前交的錢能退還。”肖榮說楊光挺目前拒絕答復,也不接電話。
堵不如疏
高校應引導正規中介入校
13日至14日,記者多次撥打楊光挺本人電話,楊光挺聲稱學生錢款退還之事已處理妥當,并拒絕作進一步交流即掛斷電話。
“公安部門告知,由于存在合法協議,因此中介公司拒絕退還全部費用的行為屬于民事糾紛范疇,并不能定性為詐騙,無法刑事立案。”13日,井岡山大學保衛處相關負責人透露,中介公司拒絕全部退還費用嚴重侵害學生合法權益,學校多次致電楊光挺及一諾公司,要求滿足學生合法要求。目前,學校正在協助學生提起訴訟。
大學生打工如何避免合法權益受侵害?南昌市洪城律師事務所李竹青介紹,無論是大學生本人還是校園招工代理人,在與中介機構合作時必須確認其同時持有合法營業執照和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此外,一定要看清對方營業執照,了解經營范圍是否合理。“任何招聘單位不得以任何名義向求職者收取押金、報名費等,還未正式到崗上班,就要求學生繳納押金等各種費用的中介機構應當予以拒絕,同時向勞動部門舉報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雙方有協議并不意味著就一定屬于民事糾紛,若存在故意欺騙,可定性為詐騙。”李竹青律師表示多次聽過大學生暑期工欠薪維權事例,但因為時間、金錢等因素,真正走上法庭的學生并不多。“有些不法分子瞅準大學生暑期工市場,騙取押金、體檢費的事件屢見報端,甚至形成黑中介、假廠家的詐騙產業鏈。”在他看來,此類違法行為,取證難度并不大,關鍵是公安、工商、勞動監察等部門應聯合調查執法,迅速出擊方能杜絕。
李竹青建議,政府部門應轉變思維,變“堵”為“疏”,及時督促各高校出臺相關政策,組織在校大學生進行暑假打工防騙教育,并成立工作組,適當引導正規職業中介機構入校招募學生,同時嚴禁校內開展招工代理宣傳。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