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許多學生還沒從閑適的假期中蘇醒,由于他們較長時間沉浸在電視節目中,癡迷于網絡游戲中,陶醉于球場競技中, 生活起居無規律,興奮點總是難以平復, 開學前,出現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無故發脾氣、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開學后,也是人在曹營心在漢,課堂上疲倦不堪、記憶力減退,經常開小差,并出現焦慮、恐懼等情緒,這種現象被稱為“開學綜合癥”。“開學綜合癥”是學生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開學“收心”教育至關重要,需要家長積極引導,教師科學施教,才能使學生盡快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上來。
家長要做收心教育的先行者。家長不僅是孩子的監護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假期里,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最長,最了解孩子的習慣。為此,“收心”工作應從家長做起。
1、為孩子提供安靜的“收心”環境。
開學前,要按孩子所在學校的正常作息時間起居,家長不喝大酒,不打麻將,不在家里組織娛樂活動,按時準備一日三餐,督促孩子按時午睡,早睡早起,調解生物鐘,適應開學后的“時差”變化。
2、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
家長可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比如明星的成長歷程及在賽事中的表現、某電視劇觀后感想,從中挖掘有教育價值的內容,如:奧運會上獲得八塊金牌的菲爾普斯,每年圣誕節堅持訓練的故事,讓孩子知道勤奮是成功之本,實干是興業之基。此外,早晨起來跟孩子打打球、踢踢毽、跑跑步也是一種有效的感情交流,更會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3、鼓勵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家長可與孩子共同擬訂新學期計劃,在商討中完成從假期到開學的“頻道轉換”工作,把孩子新學期要讀哪些書籍、以誰為標桿、需要重點提高哪些學科成績、家長怎樣配合等內容一一納入學習計劃,以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作為家長也不妨制定自己的家庭計劃和學習計劃,購買一些名著以及歷史、人物、勵志等方面的書籍與孩子一起閱讀,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人文素養,有利于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同時也讓學孩子感覺到家庭的學習氛圍,讓孩子覺得“不僅我一個人在學習,我并不孤獨”。
臨近開學和開學之初,家長要以樂觀的態度、正確的方法、鼓勵的話語,正面引導孩子收心,讓孩子從心理上對新學期充滿期待和信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