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騰飛“中國夢”,改革助力“新蒙陰”
——濰坊學院青年通訊社大學生服務隊赴蒙陰縣社會實踐活動
整裝待發,共赴實踐夢
7月14日,濰坊學院2015年暑期社會實踐啟動儀式在聞韶樓報告廳舉行。副院長王清明出席儀式并為社會實踐骨干團隊授旗。帶著學校領導的殷切期望,本次暑期社會服務團于7月20日出征。據悉,隊員們從7月初開始準備本次實踐活動,從項目申報、組織人員,策劃撰寫到物資管理、食宿安排等方面都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
7月20日,社會實踐成員們滿懷憧憬與期待準時在濰坊氣車站集合,趕最早的一班汽車前往蒙陰縣。隊員們手提肩扛前一天準備好的物資,期間隊員們共同分擔各種沉重的行李。汽車上大家抑制不住興奮之情互相探討著行程。隊員們在第一時間通過微博和qq認證空間將隊員們的行程動態發布出去,一路上隊伍士氣高昂,歡聲笑語。幾經波折隊員們在中午到達了蒙陰縣城。
稍微休息過后隊員們前往臨沂市蒙陰縣蒙陰街道八達峪蜜桃產業園參觀、了解當地蜜桃的種植與銷售。據了解,蒙陰縣蒙陰街道八達峪蜜桃產業園占地10000畝,主要經濟作物為蜜桃,土壤為棕壤,不適宜糧食作物種植。蒙陰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蜜桃生產基地縣,被商務部命名為“中國蜜桃之鄉”。八達峪作為蒙陰的“一村一品”專業村,供應大量優質鮮桃。一進入觀光園隊員們就被園內各種各樣的桃樹以及飼養的兔子深深地吸引住。
隨后,隊員們爭前恐后的向園內的種植園主資訊關于蜜桃產業的生產與銷售信息。當地村民李女士告訴記者,蒙陰縣八達域蜜桃產業園生產的蜜桃現已經銷往全國各地,受到消費者的一致好評。今年的蜜桃行情雖然不太好,但果農對未來有著良好的心理預期,這無疑是根據他們對自家蜜桃質量的肯定,尤其是蟠桃喜獲豐收。最后,隊員們參觀了果農們的密桃園深刻體驗蜜桃的采摘過程。熱情的果農還為同學們提供了又大又甜的蜜桃。回到賓館后,隊長馬天宇對大家下午的實踐活動作出總結,并對第一天出現的問題作出整改措施,勉勵隊員們再接再厲。滿載著收獲和些許的疲憊,志愿服務隊圓滿完成了第一天的實踐活動。
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沂蒙精神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沂蒙老區是著名的革命根據地、山東解放區的首府和華東地區革命斗爭的指揮樞紐,被譽為華東"小延安"。劉少奇、徐向前、羅榮桓、陳毅、粟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生活過,留有大量的革命遺跡。7月21日,隊員們走近孟良崮戰役紀念館感受沂蒙山人民的奉獻與犧牲精神。
進入紀念館內看著斑駁的紅色墻壁鑲嵌著廢舊的蛋殼,歷史的滄桑感與厚重感便迎面而來。在館內隊員們聽著解說員的講解,詳細了解了孟良崮戰役全過程和沂蒙人民踴躍支前的感人事跡,親身感受到老區人民愛黨擁軍、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追憶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浴血奮戰建立新中國的光輝歷程。
隊員們在參觀中聽講,在聽講中思考,在思考中領會,伴著一段悲壯的歷史,更加深入地明曉什么是沂蒙精神。隨后,隊員們漫步到粟裕將軍墓,在莊嚴的氛圍下,面向黨旗,情不自禁地在將軍墓前宣讀入黨誓詞,接受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英烈亭前,鐫刻在烈士英名碑上一個個鮮活的名字,以及不曾知曉其事跡眾多的無名墓碑,仿佛在無言地訴說戰爭年代那光輝歲月,在震撼的同時,也讓隊員們更加地感到和平來之不易。為了國家大義,先烈們戎馬颯爽;為了人民幸福,先烈們血灑疆場。
最后,紀念館內的工作人員向同學們介紹了沂蒙紅嫂精神。沂蒙紅嫂是沂蒙山區的光榮和自豪,在戰斗形勢極為嚴酷、物質條件極端艱苦的年代里,為抗擊敵人奪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千千萬萬沂蒙婦女,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她們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了英勇悲壯的動人樂章。結束了一天的參觀后,隊員們紛紛表示要向奮勇殺敵,無私奉獻的沂蒙山人們學習,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團刊《弘德湖》獲廣泛好評
7月22日,隊員們來到了臨沂市蒙陰縣沂蒙山國家森林公園。進入景區內隊員們向景區工作人員介紹了來意。工作人員了解到我們是濰坊學院青年通訊社“三下鄉”省級重點志愿服務團隊,對隊員們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隨后,隊員們為景區工作人員贈送了我校團刊《弘德湖》。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景區內的路線,景區文化以及游客量等情況。
隊員們在景區的廣場向游客發放了調查問卷。一開始隊員們都有些擔心害怕被拒絕,但游客們一聽我們是濰坊學院的大學生都很熱心的為同學們填寫調查問卷。在隨后的贈書環節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游客與同學們交流觀看團刊《弘德湖》的感受,為同學們點贊,勉勵同學們再接再厲,積極展現出當代大學生的風采。
稍微休息過后,隊員們來到了山上休息區舉行了“紅色騰飛中國夢,助力改革新蒙陰”簽字活動。隊員們齊心合力將條幅拉好,活動一開始便吸引了很多游客的關注。很多游客看到條幅后主動過來找到同學們咨詢,并為同學們簽名。幾位保險公司的女士了解到實踐隊的情況后主動與同學們合影留念。
在一天的簽名與贈書活動中,隊員們向全國的游客展現出濰院文化以及當代大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聽一個游客贊美我們的團刊時心里說不出的感動,曾經為了一本團刊我們開過無數次會議,改過數不清的小樣,各種渠道的搜集照片改寫新聞稿,但在我們走出學校將團刊贈給游客時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實踐隊隊員馬天宇如是說。
向熱血和青春致敬
7月23日,隊員們來到了蒙陰縣廣場開展最后一天的簽字贈書活動。看著一張張笑臉,聽著一句句的勉勵與贊美,雖然頭頂烈日但隊員們心里都是自豪與幸福。實踐隊的同學們向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以及蒙陰縣居民展現出當代大學生的風采與激情,愿實踐隊同學們的激情不減,我們一起向熱血和青春致敬。
為期四天的實踐活動中同學們參觀了蒙陰縣八達峪循環農業示范園,考察當地蜜桃的種植與銷售情況,參觀孟良崮紀念館,在蒙陰縣廣場以及蒙山國家森林公園開展簽名與贈書活動,得到了當地村民的熱烈歡迎和廣泛好評。四天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是隊員們感慨頗多,無論是在實踐技能、手段還是與人交流等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隊員們也在實踐中體會到青通社大家庭的溫暖。為蒙陰縣人民淳樸的民風點贊,為我們的青通社點贊!
青春在盛夏如煙火般閃耀,在本次實踐活動中,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沂蒙人民的淳樸與熱情。同學們紛紛表示,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要求,以革命先烈和老區人民為榜樣,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斗,錘煉高尚品格,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
青春的風采在實踐中愈發閃光,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青年是標志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弘德湖的蔚藍我們的未來,讓我們在最美的年華里向熱血和青春致敬!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