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總理與平民共談創業的時代,“創新驅動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當下最火的概念。而4月30日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則為中國的下一個產業增長極點框定了方向。5月18日,在2015年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上,雙向利好實現了第一次碰撞。
在這次由多位京津冀政府高層參與的峰會中,創新已經被確定為實現京津外溢產業協同發展的主基調,與此同時,產業的錯位發展也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被提到重要位置。
而作為產業協同實際的承載平臺,以固安、淶水為代表的環北京區縣正在打造符合區域優勢的產業新城項目。這種政府與企業合作打造的產業新城模式,正為中小城市實現后發發展輸送著關鍵動力,亦將成為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樣本。
京津冀三地產業錯位發展
在4月30日出臺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突出強調了北京、天津與河北三地的錯位發展。
“既要有重點、有區別地向天津、河北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還要考慮到產業直接的銜接、配套和錯位發展問題,各自區域可能有特定戰略任務,區域之間的產業也要有一個適當的特色發展。”一位參與規劃綱要編制的河北人士透露。
其中,北京作為國家首都,未來的城市定位仍然保持2014年2月中央確定的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4大中心。
“天津在京津冀系統協同發展中的定位是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示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天津市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宗國英曾表示。
相對于北京與天津,河北定位于四個基地建設,雖然目前沒有明確規劃,但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了解到,此次由北京和天津外溢主要產業任務將涉及產業轉型升級、商貿物流、環保和生態涵養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
縱觀環北京五縣,錯位化的發展格局正在成形:香河以家居相關產業為主,燕郊以大規模工業企業為主,大廠以屠宰業為主,固安以工業園區為主,淶水則成為首都功能疏解區、中心城區、京西南生態旅游區。
產業承載+創新升級
不過產業錯位發展只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第一步,針對環北京區縣不同的區位優勢,在產業轉型升級以及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各區縣已經提出相應的轉型和創新政策,這與李克強總理在今年上半年數次提出的“創新驅動”、“互聯網+”以及“人人創業、萬眾創新”不謀而合。
1月4日,李克強總理考察深圳柴火創客空間;隨后在福建考察期間,總理強調了電子商務公司的網絡平臺服務,并稱“互聯網+”未知遠大于已知,未來空間無限。在國家層面的支持下,各種創投型孵化器、創客空間層出不窮。
雖然創業創新在頂層設計中已經被定義為拉動經濟的重要手段,不過正如一位知名創客所說:即使在目前的環境下,資金、技術、辦公場地,甚至吃喝住行,都會成為初創企業面臨的難關。
一方面,目前的孵化服務的收費不低,創客難以承擔;另一方面,對創新的支持力度和能力也是存疑的。特別是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深入推進,協同發展對創新的需求會愈發強烈,這種矛盾也會更加突出。
就拿資金來講,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曾直言:沒有一個優質的投資人會投資一個僅有點子的初次創業者。所以在實踐創新理念的初期,尋找資金、辦公場地等方面的支持成為創業者最擔心的問題。
對此,今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強調,要強化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其利益收入對接。
在5月18日的廊坊經洽會上,河北省委領導特別表示,將通過對初創企業、人才的政策、資金支持,把京津的科技人才優勢變成河北的新興產業優勢,把京津的服務需求優勢變成河北的服務產業優勢,把京津的金融資本優勢變成河北的融資投資優勢。
產業新城成協同創新載體
在河北分享京津冀一體化帶來的人才、技術、資金紅利的同時,“區位優勢”和“創新驅動”已經成為河北未來發展的關鍵詞。
這還只是第一步,在承接京津產業外溢效應的同時,河北省正考慮如何將人才和技術留住,實現產業人才的本土化和再創造。
據悉,《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確定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近期、中期、遠期目標。其中,中期目標是“在2020年,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力爭控制在2300萬人左右,首都存在的突出問題得到緩解,區域交通網絡要基本形成,生態環境質量要有效改善”。
2014年北京人口統計數字為2151萬人,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長速度,按照2020年2300萬人口的紅線規劃,意味著5年之后將有數百萬人和疏解的非首都功能一起外溢。
“京津冀協同發展最大的受益者是河北。”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在5月18日廊坊經洽會上直言。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國平也表示,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會給河北省帶來很多機會,尤其是緊鄰北京的河北區縣。
事實上,為了承接京津產業和人口的轉移,河北省正在打造南部以固安為代表、西部以淶水為代表的產業新城。
據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了解,起步較早的固安目前已經形成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和電子信息五大主導產業。
而淶水產業新城則是以戰略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城融合示范區。產業涵蓋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業、商貿物流、創新金融、文化創意產業、現代教育服務業等。
作為淶水產業新城的城市運營商,華銀集團董事長龐文劍告訴記者:“我們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期,這個改革期不亞于30多年前深圳的改革開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