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程改革作為本市教育綜合改革方案中的重點項目,新學期將有新動作。昨天,記者從上海市學校體育課程改革試點工作動員大會上獲悉,在首輪17所高中試點的基礎上,今年秋季開學,上海市市將擴大高中體育專項化改革試點范圍,另有21所高中加入試點隊伍,同時正式啟動小學體育興趣化、初中體育多樣化改革試點工作,構建科學銜接、循序漸進的學校體育課程體系。至此,本市已有83所中小學試點體育課程改革,徐匯、閔行、寶山成為本市學校體育課程改革整體試點區。
經過各區縣教育局組織申報、市教委審定,南洋中學、民立中學等21所高中成為第二批“高中體育專項化”課程改革試點學校,格致初級中學、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級中學等23所初中成為第一批“初中體育多樣化”課程改革試點學校,蓬萊路第二小學、上師大一附小等22所小學成為“小學體育興趣化”課程改革試點學校。同時確定徐匯、閔行、寶山為本市學校體育課程改革整體試點區。
“‘小學體育興趣化、初中體育多樣化、高中體育專項化和大學體育個性化’課程改革,旨在實現大中小學體育教學體系的聯動,幫助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和自覺鍛煉的意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平表示,分學段來講,體育課在小學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運動興趣,并使之基本身體素質得到有效拓展;初中階段應通過多種運動項目的教學,在夯實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幫助學生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高中階段要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專項體育運動技能,使體育成為學生的生活方式;大學階段,要在已經掌握的項目基礎上,在項目專業化和相應的專業知識方面得到提升。這一遞進的體系,符合人的成長規律。
在總結各試點學校實踐經驗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市教委委托專家編制《上海市高中體育專項化課程改革指導意見(試行)》,并編寫了9個重點項目的教學大綱,為今后的專項化改革提供科學規范指導。從昨天起,來自全市17個區縣的261名高中體育教師將在上海師范大學開展為期5天的集中培訓,主辦方將根據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游泳、健美操、武術9個項目的專項大綱對老師們按類別組織培訓。
上海市教委強調,在高中體育專項化課程改革初期不設置過多的專項。年級規模在12—15班的學校,設置專項的數量一般控制在6—7項;年級規模在8—11班的學校,專項數量一般控制在5—6項;年級規模在8個班以下的學校,專項數量一般不超過5項。并實施小班化教學,專項班人數應控制在25人左右。
對于制約高中體育專項化改革在全市推開的重要因素——師資問題,王平表示,我們的立足點首先是自培。“在自培的基礎上適度引進,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打造一支兼職隊伍,擴容專項化師資。”王平說,專項師資還要打通,如有試點學校實行“項目教師走校制”,成為師資擴容的“新招”。在場地保障上,王平建議,試點學校除了自身挖潛外,要充分利用周邊社區和高校資源,社區的體育設施也要向學校開放。
為保證“專項化”的順利實施,本市也鼓勵各區縣設立“專項化”體育課程改革專項資金。經費主要用于試點學校改造修繕體育場地和添置器材、支付體育教師超工作量補貼,以及外聘專項教師或教練員等。本市也在大膽突破政策瓶頸,探索符合體育教師工作性質和特點的績效考核和評價制度。區縣教育局也要針對目前課改的特殊情況,在教師編制的核定、體育教師的津貼發放等方面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給予一些政策傾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