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擴大派遣留學生是思想解放的標志性成果,也是中國封閉多年后大開放的開端,在那個封閉的年代,它打開了人們的眼界,激發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活力。它帶給中國、世界一個重要信號——中國的國門已經開放,中國正在走向世界,滿腔熱情地學習別人,追趕先進。擴大留學,加快了中國走向世界的腳步
歷史將永遠銘記這個非同尋常的日子:1978年6月23日。這一天,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鄧小平作出了關于擴大派遣留學生的重要指示。打破中國長達10年的封閉局面,擴大派遣留學生成為中國開放的前奏曲。擴大派遣留學人員,是鄧小平為中國改革開放事業設計的宏偉藍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鄧小平的大力倡導下,中國出國留學的大門終于打開,通過派遣留學生的方式,中國教育在與世界隔絕了多年之后正式開啟了對外合作與交流的新征途。出國留學很快從細流小溪演變成巨大洪流,中國陸續與英國、埃及、加拿大、荷蘭、意大利、日本、聯邦德國、法國、比利時、澳大利亞等國政府達成交換留學生協議。
在1978年后的10年間,以公派生為主流的留學生被派向了當時世界上先進的美、英、日、德、法,還有北歐、加拿大、比利時等國家,每年派出的數量為3000人。于是,讓我們在后來的年代里看到了一批批以“精英”為標記的“海歸”們。1985年,國家取消了自費出國留學資格審核。從此,中國向外留學的大門完全打開,國家乃至很多人的命運從此發生了改變。
從1872年到1978年的百年間,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不過13萬人。而從1978年到2007年間,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到121.17萬人。中國留學人員總數超過百萬,遍布世界的中國留學人員群體迅速壯大,“海歸”潮洶涌澎湃。留學生們遠渡重洋尋求真知,他們把自己的青春理想和事業抱負帶回祖國。
擴大留學,讓我們這個民族掀起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留學浪潮。學子們遠渡重洋尋求真知,“海歸”們承載著讓中國融入世界的崇高使命,以巨大的熱情參與和改變著中國社會進步與發展的歷史進程,為祖國帶來了眾多的新名詞、新文化、新思想、新技術。
繽紛“海歸”,中國現代化建設中大顯身手
“海歸”群體是教科文衛領域的創新主力,他們搭建了許許多多的科研平臺,促進了國際間的教育交流與合作。“海歸”群體創建了大批高科技企業,帶來了新的管理模式、融資方式和發展理念,他們通過創業促進技術創新。“海歸”既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推手,又是推動跨國公司本土化的一線力量。
林毅夫,中國改革開放后第一個“海歸”經濟學博士。1987年,他辭去耶魯大學的工作回國,先在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所屬機構從事研究,1994年進入北京大學創辦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并任主任。2008年2月4日,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正式任命林毅夫為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王輝耀,作為1977年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畢業后出國留學。從進入跨國公司到高管層,到出任加拿大駐港首席商務參贊,至今身兼14個商會組織的聯絡人……2002年,在王輝耀的極力倡導和推動之下,歐美同學會商會成立。如今,歐美同學會商會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海歸”商業精英團體。
搜狐CEO張朝陽,198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同一年獲取李政道主持的CUSPEA獎學金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1993年,他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1998年2月25日,搜狐公司正式成立,回國創業的張朝陽成了一位公眾人物。
僅按已回國的留學人員計算,30年培養31.97萬人,平均每年培養1萬多名高層次人才。廣大留學回國人員在各條戰線發揮了重要作用。最近幾年,國家自然科學獎第一完成人中有60%以上為留學回國人員,國家技術發明獎第一完成人中40%以上是留學回國人員。而在教育部直屬高校現任校長中,80%的人具有留學經歷。
歸去來兮,中國有能力吸引更多留學生
1993年,國家提出“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留學工作總方針。1989年,旨在為“海歸”們服務的中國留學服務中心成立。教育部、人事部、科技部表彰優秀留學回國人員,設立各種項目吸引留學生,各地留學人員創業園應運而生。國家的支持與服務,為留學生出國留學與回國發展的有效對接創造了條件。
從2002年開始,中國每年都有超過10萬人出國留學,其中自費出國留學人數占到了總人數的90%以上。目前,有中國學生的留學國家達到109個,同樣也有100多個國家的學生來到中國學習。中國與世界上30多個國家簽訂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開始形成出國留學與來華留學互動的局面,國際人才的流動開始轉向中國。
出國留學帶動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全面開放,帶動了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地位的大提升,促進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出國留學工作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是改革開放偉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走向世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標志。
留學與整個世界經濟發展相關聯,與國家的社會發展相關聯。擴大派遣留學30年,中國的學歷教育、中國的教育資源和綜合國力受到全世界關注。有學者提出,對于出國留學工作在推動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價值和貢獻,無論怎樣評價都不過高。
擴大派遣留學30年來,中國教育界同國際教育界的合作交流日益加強,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對外開放格局已經基本形成。隨著中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深入進行,中國出國留學教育將會獲得更大的發展,培養造就更多的各種類型的優秀人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更卓越的貢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