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一個月,店里已有百余本新書被損毀。”13日,省城祁門路紙的時代書店工作人員反映。暑假期間,書店成了媽媽們的免費“托兒所”。無奈的是,許多家長眼看著孩子損壞書籍,卻不加以制止。
記者核復
書店成了“托兒所”
9歲的沫沫(化名),已連續一周泡在祁門路大摩廣場紙的時代書店,在孩子看來,“這里的兒童書很好看,渴了餓了還有甜點和奶茶。”而沫沫的媽媽則儼然把書店當成了免費“托兒所”,一早把孩子送來,下班再接走。她說:“孩子放了暑假,大人還要上班,這里有書看,有人管,孩子在這里比較放心”。其實,沫沫媽媽的做法并非個例,當日10:30,記者在紙的時代書店兒童閱讀區看到,這里已有四五十名兒童,年齡多在5~9歲間。有的孩子甚至背著果汁和面包前來,一位家長稱,“逛街帶著孩子不方便,就讓孩子去書店。”而在三孝口新華書店、合肥市圖書館等地,記者也發現兒童讀者數量已超過成年讀者。
每天都有書被損壞
“我們平時只接待二三十個小朋友,但到了暑假,這個數字呈兩三倍數字上漲。”紙的時代書店工作人員樊某介紹,“趕上周末,前來閱讀的兒童有近百人。”不過,因缺少家長監管,有的孩子隨意拆掉新書的塑封,有的孩子新書沒看一會兒,就拿起書籍相互丟砸起來。還邊吃邊看,飲料和食物殘渣全都落在了書頁上。樊某說,書店每天至少能整理出三四本破損書籍,而這些書籍無法再售賣,只能退回上級書店,書店損失比較大。“剛過一個月,書店里已有百余本新書被損壞了”。
家長要幫孩子文明
走訪中,記者留意到,書店內還有大人不顧別人感受,帶著小孩大聲吵鬧、占用多個座位睡覺等不文明行為。對孩子們的不愛護書籍行為,多數家長沉默甚至袒護,其中部分還“以身作則”。
“非常歡迎各位市民來閱讀,但圖書館是公共空間,希望大家能遵守各項規定,不要影響到他人。”合肥市圖書館一工作人員說。紙的時代書店店長祖女士也呼吁,“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應以身作則,培養孩子社會公德意識”。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