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在湖北黃岡,這個鄂東大別山區的城市,人們把黃岡中學簡稱為“黃高”。“黃高”曾以高考和奧賽成績聞名,一時間有人稱之為高中教育“神話”。那個時候,就連和黃岡中學沾上點邊兒的教輔材料都收到追捧。
但今年高考前夕,有輿論指出,有著輝煌歷史的黃岡中學其實有至少15年沒有出過省高考狀元。有分析說,黃高成績不再那么亮眼,主要是因為優質生源和奧賽保送等優勢沒有了;也有人批評其苦學、苦教的教學方式不行了。
輿論紛紛擾擾,我們可以聽到教育分析或捧或貶,也可以聽到不少畢業生或教師表達對黃岡中學的不同情感,有人抱怨也有人感謝。而對于爭議和質疑,這所超級中學的管理者怎么說?
面對高考分數的質疑,黃岡市教育局副局長、原黃岡中學副校長黃治民表示,不能簡單地用高考狀元的概念和數量來衡量成績,其實黃岡中學不是苦學、苦教,一心只想應試回報的類型。
黃治民:下午的課外活動一直是堅持的。像校俱杯,學生自己組織的足球比賽。在國家沒有推動校園足球的時候,已經多年是這種傳統。我聽到,有人說,老師苦教、學生苦讀、家長苦幫,這是不了解情況。
再以奧賽來說,教育部在2001年出臺了保送政策。很多地方也其有助于高考而掀起了奧數熱、奧賽熱。據統計,黃岡中學曾先后有15名學生在國際數、理、化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18枚獎牌。彼時,奧賽似乎成為黃岡中學學生通往名校的通道。
如今,奧賽和高考保送脫鉤了。黃治民卻明確表示,黃岡中學并未因此放棄奧賽傳統:
黃治民:當然以前有可以保送的政策,這對有的學生來說可能是一種吸引。但是,就學校來說,一方面有這個師資,另一方面,有學生有這方面的愛好。即使現在不能保送的話,奧賽的訓練還在進行。因為,學生這方面的需求、愛好還在。
黃治民坦言,除了奧賽優勢不再凸顯,黃岡中學在辦學中還遇到了一些問題,最主要的就是招生問題。在優質生源方面遭遇了黃岡各市縣一中和其他城市的雙面夾擊:
黃治民:黃岡中學辦學遇到了一個主要問題就是生源的問題。前面有縣市截流生源的情況。比如說,直接不讓學生參加中考,還有提前承諾招生的。也有外地招生(黃岡市學生)的情況。學生的志愿沒有得到尊重。黃岡中學應該有的生源沒有得到滿足。
對于辦學中出現的問題和就在眼前的2017年高考改革,今年黃岡市在教育改革中,提出實施“黃岡中學振興計劃”,要在招生、教學、管理等多方面進行改革。
黃治民:我們現在采取一個措施就是規范招生秩序。統一按照中考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錄取學生。規范招生就有一個內涵,就是尊重學生的志愿。應該說,黃岡中學的優勢是比較明顯的。
目前,在教學上的改革試點也已經啟動,包括黃岡中學在內的7所初高中試點分層選課、走班教學:
黃治民:因為高考改革,其中一點就是三加三這種模式,在六科之中,任意組合。這涉及到選課擇班。理念就是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多樣性。
黃岡教育的改革嘗試算是剛剛起步,黃治民期望發現問題,積累經驗。
目前,黃岡市教育局局長聞武斌和黃岡中學主持工作的副校長何蘭田都走馬上任還不滿一年。對于黃岡中學的成績、發展、改變……新掌門何蘭田還不想在媒體上回應、說明更多,只表示,還需要時間,要等真的做出些實際成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