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成為在線教育的熱門領域,引來無數資本的追捧。據統計,國內從事K12在線教育的企業有數百家,其中絕大多數是近兩三年成立的新企業,由此可見K12在線教育之火爆。在"K12在線教育的探索與展望--2015年'互聯網+'K12課外輔導機構論壇"中,滬江網首席教育官吳虹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這兩天大家提議特別關注的一個很有趣的電視片---BBC的英國老師,英國學生被中國的老師給整瘋了,熊孩子們把老師給弄哭了,這個節目非常聰明的做了一個策劃,搞了一個爆點,他們精心策劃了五個月,然后給這五個老師簽了保密協議,在中國挑了半年,后把這五個在中國國內可以雙語教學最優秀的老師,到英國去教那些完全在西方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一個月內讓他們從中國教育中看到什么。
故事非常的離奇,很曲折也很夸張,甚至還拿著一個大教鞭棍子教學,我覺得有點丑化了中國老師的形象,但不難看出,的確中西方的教育文化變革差距非常大,我們在基礎教育上可以很快超越引領世界,比如說跟隨誰一年就可以鋪開到這么大的一個刊文,無論是投資上,市場上還是老師上,可以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鋪的這么大。這種速度的擴張和發展令人欣慰。中國人的的確確遠遠超過西方,因為只要是互聯網,一定是中國最厲害的,外國人不需要那么多互聯網的東西。
在中國,清華北大是無數中國人夢寐以求的高校。在衡水中學,學生會認為我們離清華北大很近。我個人從一名老師到校長,再到互聯網,顛覆很大。有時會覺得大家對網站、對平臺的理解是非常狹隘的。大家現在想想,從網上開始就是一個小視頻,一份卷子,我們一邊看老師的形象,一邊做卷子,然后帶來一個最嚴重的問題就是,老師如果形象不佳,學生就不看,老師沒有了自信,兩秒之后就關了,說這個老師我不喜歡。到底是形象重要還是內容重要?
今年暑假我們就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項目,這個項目是老師在手機上錄了課,PPT加語音,可以把它當微客看。任何手機移動端都可以隨時看、反復看。而這個老師并不是互聯網老師,他只是一個常規的普通學校的普通語文老師,這樣的老師我們這個暑假一共選了一百個,她們培訓大概三天就可以在互聯網上課了。
我們可以這樣講,當這群學校老師稍微經過一點點專業培訓,你不用看她臉,這時候其實老師的狀態是很放松的,只要說我把我的課上好即可。這么一堂課,我們暑假七月份搞了第一輪,聽課人次三萬兩千人次,回放率八千人次。8月份我們還要搞第二期。
什么是互聯網教育?最典型的就是翻轉課堂,課程全部是放在手機或者放在iPad,或者放在平板里,很多學校做了翻轉課堂是把視頻很辛苦的錄好,然后放在自己的iPad里,但學校不提供網絡。因為校長教育者他們害怕互聯網,他們沒有這種自己體驗的習慣。
所以我們這次做這個項目的時候,老師培訓很多遍,網上教、一對一教、試講教、微信教、文件教,學生們很捧場,在課堂上也可以互動,獻花,答題,加群,做的很透明。雷軍有一本書很不錯:你做了任何事,只要有人跟著你參與,你這個事就能做成,參與不了,你基本上就完了。
滬江網創辦十四年,在K12領域進來的很晚,大概才入了兩年左右,滬江主要做語言,讓更多的老師在不花一分錢的情況下,自己開教室,帶學生。K12的錢一定是慢熱型的,并不是今天賣給你,明天就要吐出來,我認為,改變老師、校長是當務之急。我們不應該成為加速應試教育的助手,應該減輕學生的負擔,然后騰出時間更高效的去玩,去體育場,去圖書館去實驗室這就是互聯網學習真正的價值所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