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的概念和特征
安全生產法律體系,是指我國全部現行的、不同的安全生產法律規范形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
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的特征
這個體系具有3個特點:
1.法律規范的調整對象和階級意志具有統一性
2.法律規范的內容和形式具有多樣性
3.法律規范的相互關系具有系統性
安全生產立法的重要意義
1.《安全生產法》的貫徹實施,有利于全面加強我國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建設
2.《安全生產法》的貫徹實施,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3.《安全生產法》的貫徹實施,有利于依法規范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
4.《安全生產法》的貫徹實施,有利于各級人民政府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
5.《安全生產法》的貫徹實施,有利于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和有關部門依法行政,加強監督管理
6.《安全生產法》的貫徹實施,有利于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
7.《安全生產法》的貫徹實施,有利于增強全體公民的安全法律意識
8.《安全生產法》的貫徹實施,有利于制裁各種安全違法行為
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
我們可以從上位法與下位法、普通法與特殊法和綜合性法與單行法等3個方面來認識和構建我國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
(一)從法的不同層級上,可以分為上位法與下位法
1.法律
2.法規
安全生產法規分為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
3.規章
安全生產行政規章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
4.法定安全生產標準
法定安全生產標準主要是指強制性安全生產標準。
(1)國家標準。
(2)行業標準。
(二)從同一層級的法的效力上,可以分為普通法與特殊法
(三)從法的內容上,可以分為綜合性法與單行法
安全生產法在安全生產法律體系中的地位
(一)《安全生產法》的立法背景
(二)《安全生產法》的調整對象
它是一部調整安全生產方面社會關系的專門法律。
(1)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部門、有關安全生產專項監督管理部門及其安全生產檢查監督人員,在履行法定職權時與生產經營單位、有關社會組織和從業人員之間所發生的監督管理關系。
(2)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與其他有關部門之間的綜合監督管理與專項監督管理的協調、指導和監督關系。
(3)生產經營單位內部管理者與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管理關系。
(4)生產經營單位之間及其與社會組織、公民之間的安全生產權利義務關系。
(5)涉外安全生產管理關系。
(三)《安全生產法》的基本原則
1.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則
2.預防為主的原則
3.權責一致的原則
4.社會監督、綜合治理的原則
5.依法從重處罰的原則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